中新網4月9日電 聯合國機構9日聯合發布的《千年發展目標與環境全球檢測報告》指出,盡管全球有望在2015年實現千年發展目標的第一項即極端貧困人數減半的目標,但大多數國家在實現多項千年發展目標方面仍未步入正軌,而且不同區域的發展存在很大的不平衡性,其中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問題尤其嚴重。
據聯合國網站報道,報告指出,由于全球經濟近年來以較高的速度增長,特別是發展中國家在過去五年中保持了7%以上的平均增長率,因此世界極度貧困的人口數量明顯下降。發展中國家每天生活費不足一美元的極度貧困人口在1990-2004年間減少了2.78億人,在這個時期的最后5年銳減了1.5億人。
經濟增長最快的區域同時也是貧困人口數量下降最快的區域。東亞目前已經實現了千年發展目標中的減貧目標,其它幾個區域的前景也較好;然而,撒哈拉以南非洲仍有可能無法如期實現這一目標,特別是那些受到武裝沖突影響的非洲國家。
報告指出,盡管全球在實現千年發展目標中與人類發展相關的幾項目標上取得了很大進步,但總體來看,大部分國家在這些方面仍然滯后。其中,實現降低兒童和孕產婦死亡率的目標前景最為嚴峻,普及小學教育、減少饑餓和營養不良人口以及環境衛生目標也存在差距。
報告指出,全球嬰幼兒存活人數每年增加300萬,通過免疫每年有200萬嬰幼兒免于夭折。但每周仍有1萬名婦女死于可以醫治的妊娠和生產并發癥,超過19萬5歲以下兒童死于疾病。現在有200萬人接受艾滋病治療,但還有同樣數目的人死于艾滋病,超過3300萬人感染艾滋病毒。
盡管目前兒童入學率已增加了4000萬,中小學入學方面的兩性差距縮小了60%,但仍有7500萬兒童失學。盡管發展中國家在降低營養不良率方面取得了很大進展,但撒哈拉以南非洲和南亞等地區的營養不良狀況仍很普遍,其中南亞的比率最高,印度兒童營養不良率比非洲平均高了一倍。
報告指出,目前全世界10億人仍缺乏取得安全飲用水的合理途徑,26億人缺乏基本的環衛設施。要實現水和環境衛生的目標,需要把目前的年投資額增加一倍,達到約300億美元。據估計,環境對健康的危害造成的經濟負擔高達GDP的1.5%-4%。在全世界,環境風險因素在80%的疾病中起了一定作用,包括瘧疾、痢疾和呼吸道感染。每30秒鐘就有一個兒童死于瘧疾。
報告還強調了發展與環境的可持續性之間的聯系,指出在實現各項發展目標的同時需要保護環境、應對和適應氣候變化。據估計,2030年之前,發展中國家每年在緩解氣候變化方面需要投入1000億美元,在適應氣候變化的影響方面需要投入280億至670億美元。
報告指出,對于大多數國家來說,如果國家本身及其發展伙伴加大努力,多數千年發展目標仍是有望實現的。在這個前提下,報告提出了一個由六點內容組成的綜合議程,具體包括:確保強勁的、包容各方的增長;為實現人類發展目標提供更多的資源和政策支持;綜合促進發展及環境的可持續性;增加發展援助的規模和效率;減少貿易壁壘、促進國際貿易發展;進一步發揮國際金融機構對于促進發展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