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目前在唐家河保護區境內,扭角羚的數量估計達到1400頭。
在四川省廣元市境內廣袤的山林之中,除了“國寶”大熊貓之外,還生活著另一種國寶級保護動物,它們就是扭角羚,也叫羚牛。它們體型龐大,長相奇特,似牛似羊似馬,俗稱“六不像”,它們同樣屬于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被列入國際瀕危野生動植物種目錄。然而今年以來,保護人員在巡山中卻發現了不少扭角羚的尸體,大為震驚。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扭角羚的死亡?盜獵?疾病?食物短缺?還是其他原因?
為解扭角羚死亡之謎,對其進行更好的保護,一項關于扭角羚生存現狀調查的研究即將啟動,計劃選擇15頭成年個體進行追蹤監測。晨報記者也于日前趕到青川縣,對扭角羚死亡事件進行調查。
“國寶”神秘死亡 尸體有老有幼
扭角羚死亡事件發生在青川縣唐家河國家自然保護區境內,扭角羚在該保護區內擁有較高的種群數量。然而,去冬今春,保護人員在巡山中發現,境內的扭角羚出現了大量死亡。
唐家河國家自然保護區管理處副處長諶利民親眼見過現場,他告訴記者,當時感覺特別震驚。一頭頭扭角羚倒斃在山林之中,有的在草甸上,其中有成年個體,也有幼小個體。巡山人員仔細查視后,卻找不到死亡原因。
諶利民表示,看到這么多扭角羚莫名死亡,他們也很難過。據他介紹,唐家河經過近年來的保護發展,目前基本成為我國最大的扭角羚棲息地,2004年進行了一次全面調研,統計數量為1200頭,以后每年監測,發現數量在進一步增長,目前估計已經達到了1400頭。不過,正當保護區工作人員為扭角羚數量的增長而欣喜時,卻出現了大量死亡事件。
究竟是食物不足?氣候不適?還是其他的原因?諶利民表示目前尚不清楚,前不久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宋延齡教授也來到青川,與保護區管理處共同著手對扭角羚生存現狀進行研究,并考察了唐家河保護區周邊社區環境,但也未能得出明確結論。
死因猜測1:偷獵一頭扭角羚僅肉就可賣5千,但村民已很少參與
最擔心有錢人,盜獵只為刺激,裝備又專業
死亡事件第一個想到的是獵殺。扭角羚體型龐大,渾身是寶,一直也為偷獵分子覬覦。
記者在唐家河采訪時,當地村民也向記者反映,偷獵行為從未斷絕。村民老張告訴記者,他在幾年前曾經被請作向導,跟隨考察人員進入唐家河深山進行了為期半個月的調研,曾親眼看到被獵殺的扭角羚殘骸。“一頭成年扭角羚至少200多公斤,光賣肉就能賣5000多塊錢,還有毛皮和角,運氣好的話可以賣到上萬元。”不過,偷獵行為近年來已經少了很多,關鍵在于國家對盜獵處罰越來越嚴厲。老張告訴記者,大概3年前還抓了幾個盜獵者,最重的被判了20年,還有個有錢的老板,為此賠了不少錢。
對于盜獵,諶利民認為目前已經影響很小。“早些時候這里的村民靠山吃山,也喜歡上山打獵,或者摘點山珍草藥之類的,現在隨著保護區的發展,村民的收入也隨之增加,村民大多知道了保護環境的重要性,甚至轉型為保護人員,不再上山偷獵。”不過,讓諶利民擔憂的反而是那些不愁吃穿的富翁。“現在的盜獵者更多的是一些有錢人,他們并非為了金錢,而是為了追求刺激和獵奇,裝備很專業,也更加危險。”
那么,除了人類的傷害,扭角羚在自然界是否還有天敵?諶利民表示,扭角羚的天敵主要是豺、豹和黑熊,這些動物在唐家河數量較少,對扭角羚的生存基本構不成威脅。
死因猜測2:食物短缺不太可能,保護區內植被一年四季豐富
懷疑數量增長已達峰值,但尚不確定
排除了外來傷害,是否因為食物短缺導致扭角羚因饑餓而死?對此,諶利民表示也不太可能。一方面唐家河植被豐富,一年四季不會斷糧;另一方面扭角羚的適應性也較強,冬季草枯會從高山草甸上下來,到低谷溫暖地帶覓食,夏季草長又會重上高山草甸生活、繁殖。扭角羚生活一直很穩定,數量也一直在增長。
也正因此,諶利民懷疑是否是扭角羚的數量已經增長到了一個瓶頸期。“物種都不能無限制地增長,到了一定數量就需要自我調節,就像人類也需要計劃生育一樣。”諶利民表示,1987年當地扭角羚平均密度為每公里1.1至1.3頭,近年已增至2至2.4頭,這樣的密度是否已經到了最大值?目前尚不確定。“如果研究結果顯示,已經到了峰值,就需要進行調節,自我淘汰一批,天敵捕殺一批,甚至擊斃一批。”
諶利民表示,從國外的經驗來看,對物種數量進行適當的控制也是一種保護手段,狩獵就是其中的一種。他舉例說,前幾年青海省曾開放外國人前去獵捕巖羊和藏原羚,均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規定了狩獵人數和狩獵數量。如果唐家河扭角羚的數量增長到一定程度的話,也可能考慮用開放狩獵的方式進行數量控制,但這需要通過專家評審和國家相關部門的審批。
扭角羚,也叫羚牛。它們體型龐大,長相奇特,似牛似羊似馬,俗稱“六不像”,它們和熊貓同樣屬于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被列入國際瀕危野生動植物種目錄。(記者李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