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困局} 擔心居民反對 垃圾站難開工
居民對垃圾中轉站“又愛又恨”,有沒有什么方法可以解決這一矛盾?景觀式垃圾中轉站、小型垃圾壓縮站等新型環保垃圾中轉站都是選擇。
雖然這兩種垃圾中轉站都能把對居民生活的干擾降到最低,但新垃圾中轉站的選址仍然是個難題。多數居民對新型垃圾中轉站并不“感冒”。
其實建設南新路22號院所屬街辦已經物色好了一個新的點位,但是擔心遭到居民的反對,因此沒有開工建設。這樣的擔憂是普遍的,金牛區也有一個已經選好位置的垃圾中轉房,因相似的顧慮也沒有開建。
相關負責人在談到這些計劃時,稱居民的不理解是讓人最為頭痛的事。
{破局}
成都擬建垃圾分揀線
去年年底,住在錦江區綠嶺小區的何欣從物管處領到了垃圾分類的紙箱,被告知將廚余垃圾、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分類裝放,然后各自投進小區里的垃圾箱。經過一段時間,她發現,習慣很難改變,許多鄰居并沒有將生活垃圾分類。
四川農業大學資源環境學院環境科學與工程系系主任鄧仕槐教授認為,分類是垃圾處置的趨勢。技術上雖有難度,但是最大的阻礙卻是——市民難以在短時間內養成分類的習慣。
如何克服這一難題?成都市城管局已經在進行新的嘗試,武侯區正在擬定建設垃圾分揀線。
分揀線與垃圾分類處置的理念頗為相似,也就是市民不需要對垃圾進行各種分類,只需要分出干垃圾和濕垃圾,直接由垃圾轉運車送往壓縮站,干垃圾直接在傳送帶上就可進行再次分類。
比如,可再利用的碎紙分揀出來,碎成紙漿;玻璃碎片分在一起,進行再生利用……這是最優化的辦法,減少了中轉環節對居民的干擾和污染。
但即便是簡單的干濕分類,由于目前環保意識的薄弱,分揀線實現難度依然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