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中新網6月25日電(李金磊)今天是第23個全國土地日,隨著近期“鎘大米”、“重金屬蔬菜”等事件的曝光,土壤污染問題引起廣泛關注。目前,官方仍未公布中國土壤污染的確切數據,但土壤環境狀況總體來看“不容樂觀”。專家建議,要充分重視土壤污染問題,堅持預防和治理并舉,加速出臺《土壤環境保護法》,防止土壤污染進一步擴大。
土壤污染事件頻發
近期,土壤污染事件頻發,“鎘大米”、“重金屬蔬菜”等事件的曝光引發了輿論對土壤污染問題的關注。
今年5月,湖南大米鎘超標事件震驚全國,廣東抽檢發現126批次鎘含量超標大米,其中68批產自湖南。而就在2月,一則《萬噸湖南問題大米流入廣東餐桌》的報道就披露了湖南土地遭受重金屬污染,出產的大米普遍鎘超標的問題。
除了“鎘大米”外,“重金屬蔬菜”同樣令人觸目驚心。根據廣東有關部門對珠三角土壤檢測結果顯示,由于土壤污染,珠三角多地蔬菜重金屬超標率達10%—20%。此外,血鉛事件、“癌癥村”等也時常出現在媒體報道中。頻發的土壤污染事件引發民眾擔憂,以致于有人發出“中國人站著就是鋼鐵俠,躺下就是一張元素周期表”的無奈調侃。
“我們的土地病了!”,廣東省生態環境與土壤研究所研究員陳能場在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時表示,由于工礦企業排污、農藥化肥大量使用等原因,大量土壤遭受污染,目前以鎘為代表的重金屬對人體的危害已經越來越大,而土壤污染除了通過食品途徑向人輸送重金屬外,還會通過其他途徑如飲用水、水產品等的污染等途徑危害人體健康。
總體情況不容樂觀
“土壤污染事件頻發,是我國環境容量到達臨界點的表現之一?!比珖f常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副主任錢冠林近期在一次會議上表示,土壤污染具有隱蔽性、長期性和不易修復等特點,威脅國家糧食安全和食物安全。他指出,總體上中國南方土壤污染重于北方,長三角、珠三角、老工業基地等部分地區土壤污染問題尤為突出。土壤的主要污染物為鎘、鎳、砷、汞、鉛、鉻等重金屬以及滴滴涕等有機物,有的污染物超標達幾十倍甚至幾百倍。
有報道指出,中國受污染的耕地約有1.5億畝,占18億畝耕地的8.3%。但是,對于中國土壤污染的最新情況,目前官方仍未公布確切數據。據了解,原國家環保總局與國土資源部早在2006年就曾做過全國土壤污染調查,但相關數據仍是一個“不能說的秘密”。北京一位律師今年曾向環保部申請公開“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調查方法和數據信息”,但環保部以“國家秘密”為由拒絕公開。
值得注意的是,土壤污染已引起國家關注。今年1月份,國務院印發了近期土壤環境保護和綜合治理工作安排的通知,其中提到,“我國土壤環境狀況總體仍不容樂觀,必須引起高度重視”,并要求“到2015年,全面摸清我國土壤環境狀況,初步遏制土壤污染上升勢頭?!?/p>
據國土資源部透露,中國目前正全面會診土壤重金屬污染現狀,繪制土壤重金屬的“人類污染圖”,以摸清中國土壤重金屬污染的實際情況。
預防和修復雙管齊下
雖然全國土壤污染的數據仍未公布,但面對不斷被曝光的土壤污染的事件,如何治理土壤污染引發業界思考。專家表示,要充分重視土壤污染,堅持預防和修復并舉。
“至今為止,環境保護很關注水、空氣的污染,但對土壤的污染卻知之甚少。希望社會各界能夠對土壤污染問題引起足夠的重視,因為土地與水、空氣一樣,是人類生存的最基本條件?!?陳能場對中新網記者表示。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研究員胡定寰在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時說,治理土壤污染預防和修復雙管齊下,一方面要加強對土壤的保護,嚴格控制污染源頭,另一方面要對已經被污染的土壤進行修復。
胡定寰表示,荷蘭的一個學者曾給他來信介紹荷蘭修復污染土壤的經驗,主要是根據現有耕地污染情況來進行修復。對于重度污染的土壤,可以采用換土的方法;對于中度污染的土壤,可以采用淋洗的方法;而輕度污染的土壤,可采用種植能吸附金屬元素的植物來修復。
土壤污染立法待提速
“土壤修復成本較高,普遍耗時也較多”,陳能場稱,解決土壤污染問題的根本在預防,尤其是對水、空氣等污染源頭的控制,而且還要制定和嚴格執行一系列環保法規。
記者了解到,到目前為止,中國依舊沒有土壤環境保護的專門立法,但這一空白狀態有望打破。據環保部有關負責人5月份透露,環保部正在抓緊土壤環境保護立法的起草工作,目前,土壤環境保護立法工作取得積極進展,《土壤環境保護法》(草案) 已經初步形成。
“法律名稱確定為《土壤環境保護法》,而非《土壤污染防治法》,看得出我國對土壤管理方面重在保護優先”,陳能場指出,雖然土壤環境保護法依然是步履維艱,需要討論、調研、協調的內容較多,但希望此項法律盡快出臺。
專家建議,《土壤環境保護法》應該提高企業的違法成本,同時明確界定相關部門的監管責任,讓環保、農業、國土等各相關部門形成合力,還應與地方政府的績效考核掛鉤,讓法律得到真正的貫徹和執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