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批免费视频播放免费,两性午夜刺激性视频,天堂v亚洲国产ⅴ第一次,日韩肉丝袜免费无码Aⅴ

地下水:摸清“家底”,才能對癥下藥

2013年07月08日10:02 | 中國發展門戶網 www.chinagate.cn | 給編輯寫信 字號:T|T
關鍵詞: 地下水監測 地下水污染 污染負荷 水量分布 地下水質量 地下水環境 地下水開采 地下水動態 地下水水質 地表水污染

工業廢水偷排屢禁不止。天津違法排污的企業大多分布在北大港水庫濕地外圍的農村附近,其中一家金屬制品企業將污水直接排放到附近的溝渠,大片土地變成黃褐色。 新華社記者 岳月偉攝

垃圾填埋場的滲濾液對地下水會造成嚴重污染。北京加大對垃圾填埋場的環境整治,原本廢水橫流、垃圾成山的南海子地區現在變成了最大的濕地公園。 新華社發

地下水污染,警鐘再響!剛剛曝光的遼寧阜新地下水被污染20多年變成了“綠茶”,水中六價鉻最高超標30倍,可能致癌,對環境有持久危險性。

地下水是“看不見的水源地”。全國600多個城市中有400多個都是以地下水為飲用水源,比例高達60%以上。對北方地區而言,意義更非比尋常。北京的三杯水中就有兩杯是地下水。

地下水污染形勢已日趨嚴重,這一點已經廣為人知,但是每個地方的具體污染情況如何,卻很難說清。目前我國國家級的地下水監測點不足2000個,其中很多監測點的監測設施由于多年失修遭到破壞,以致監測數據無法正常獲取。而按照我國國土面積,至少應該保持2萬至4萬個。

治污,先要摸清污染“家底”。“只有長期監測、跟蹤地下水的動態變化過程,才可能對地下水污染的形成、演化、發展趨勢作出較為全面、客觀、準確的評判,從而‘對癥下藥’。”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副院長田延山一語中的。

國家級地下水監測點

不足2000個

地下水污染后果嚴重,除了直接威脅飲水安全,更令人憂慮的是,地下水作為農業灌溉用水直接抽取澆地,更加劇了土壤污染,進一步影響食品安全。

當前,我國地下水污染情況究竟如何?

迄今為止還沒有一個明確的答案。原因在于,近年來雖然我國在重點區域、重點城市地下水動態監測和資源量評估方面取得了較為全面的數據,但尚未系統開展全國范圍地下水基礎環境狀況的調查評估,因此地下水環境質量及污染狀況到底怎樣仍難以說清。

“治理地下水污染,前提是摸清我國地下水的‘家底’,搞清楚各類污染源的情況,否則防治無從談起。”田延山解釋說,與地表水污染不同,地下水污染具有隱蔽性、滯后性及治理難度大等特點。通過對地下水污染進行長期監測,可調查清楚各類污染源排放的污染負荷、組分及其分布與發展趨勢,為控制各類污染提供具體的對策和措施。

但是,一個地下水監測點的數據只能反映小范圍地下水的狀況,沒辦法揭示一個區域的地下水污染情況,這就要求加大監測點的密度、監測的頻度。

“目前我國國家級的地下水監測點不足2000個,其中很多監測點的監測設施由于多年失修遭到破壞,以致監測數據無法正常獲取。而按照我國國土面積,國家級地下水監測點至少應該保持2萬至4萬個。”田延山說,“荷蘭國土面積不大,但地下水保護做得比較好,地下水監測點共有2萬多個,基本上每平方公里就有一個地下水監測點。我國建立健全地下水環境監測體系,刻不容緩。”

北京率先開展了地下水監測。截至今年年初,北京市淺層地下水監測網覆蓋面積已達4300平方千米,約占北京市平原區總面積的67%;監測網點582個,總計1038眼監測井,覆蓋范圍包括北京市六環以內及順義、亦莊、通州、大興、房山、昌平六個新城。今年,北京還將在5個新城,布設重點控制監測網點30個;2014年至2015年,再新增監測網點123個;2020年,將實現平原區兼顧淺山區淺層地下水的全域監控。

華北平原也將整體突破。今年3月出臺的《華北平原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提出,到2015年,初步建立華北平原地下水質量和污染源監測網,基本掌握地下水污染狀況,加強華北平原地下水重點污染源和重點區域地下水污染防治。到2020年,全面監控華北平原地下水環境質量和污染源狀況,科學開展地下水污染修復示范,地下水環境監管能力全面提升,地下水污染風險得到有效防范。

加強監測 需要投入,更需要頂層設計

地下水備受關注,但在全國范圍內建立健全地下水環境監測體系,仍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對此,田延山深有體會。2003年,田延山和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的同事們一起開展了第二輪地下水資源評價,發現全國地下水水質惡化,水量分布不均衡,地下大面積變成近20萬平方公里的漏斗。

“國家如果不及時監測、修復,那么地下水的可持續利用或將岌岌可危。”田延山回憶說,向發改委有關領導匯報地下水監測情況并引起重視后,2004年由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發起、40位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聯名上書的《關于設立國家級地下水監測工程專項的建議》被遞交至國務院。

《建議》提出,用3年時間在全國范圍內建設20401個監測站點,覆蓋31個省(直轄市、自治區)及新疆建設兵團,控制面積占到國土面積的1/3。“但現在10年過去了,目前《建議》仍處于‘紙上談兵’的階段——等待環保部的環保審批,等待社評(社會穩定風險評估),等待土地手續的辦理。”田延山無奈地搖搖頭。

現實的窘迫在杯水車薪的監測資金下顯露無遺。田延山透露,中央每年下撥給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用于地下水監測的資金只有2000萬元,而僅打一口30米深監測井的投入就需要3萬元,一項水質樣品的污染物全分析,也動輒數千元,如果要對地下水的有機物成分等內容進一步分析則要耗費更多。“像內蒙古、新疆這樣占地面積上百萬平方公里的大省區,監測點之間的距離往往相對較遠,一年監測四五次的話,十幾萬、二十萬的監測經費是遠遠不夠的。”

在業內專家們看來,近些年我國地下水監測進展之所以舉步維艱,還在于國土部、水利部和環保部三部門分別管理地下水監測、地下水開采和地下水環境,“各自為政”的結果是工作內容常常交叉重復,地下水污染數據零碎而有限,進而造成家底不清無法科學決策。地下水污染日益加劇,防治需要頂層設計,從國家層面的協調機構統一部署。

防治地下水污染,就是保衛我們的飲用水安全和生命安全,監測只是第一步。只有人人重視、參與,政府部門、企業和全社會形成治污的合力,天藍、地綠、水凈的美麗中國才會早日實現。

返回頂部文章來源: 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