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新華社洛杉磯電(記者薛穎)阿里·揚·哈根-斯米特是美國洛杉磯在上世紀50年代至70年代成功治理霧霾的靈魂人物。是他發現并證明了洛杉磯霧霾的一個重要成因是汽車尾氣,并積極推動采取相關措施,使洛杉磯地區的空氣質量得到很大改善。
哈根-斯米特本是一位杰出的氣體分析化學家。在那個洛杉磯霧霾嚴重、人人牢騷滿腹的年代,發現尾氣是霧霾的重要原因并沒有馬上給他帶來榮譽和威信,反而一度給他帶來詆毀和威脅。
洛杉磯出現霧霾后,曾從芝加哥、圣路易斯等有治理空氣污染經驗的城市邀請來一些專家“會診”,各路專家有的說根源在工業污染,有的說根源在垃圾焚燒,但工廠關閉、垃圾焚燒被禁止后,霧霾并沒有減輕。當哈根-斯米特分析出霧霾的重要原因是汽車尾氣時,又有受利益集團左右的偽專家站出來駁斥,對哈根-斯米特的學術信譽構成了嚴重損害。哈根-斯米特不得不放下手頭的工作,花費大量時間來論證自己的研究方法是對的,批評者的方法是錯誤的,最終打贏了這場學術保衛戰。
當時,哈根-斯米特的發現不僅觸動了石油工業界和汽車工業界兩大集團的利益,而且關系到使用汽車的千家萬戶,可想而知他曾面臨怎樣巨大的壓力。沒有真知,何能無畏?
時間總能夠證明一切。今天回過頭來看,哈根-斯米特是洛杉磯治理霧霾真正的英雄。
在美國,治霾之戰不僅是與環境惡化作戰,同時也是一項巨大的宣傳動員工程。從1950年發表《洛杉磯的空氣污染問題》揭示石化工業和汽車產生的有機物經過光氧化作用形成霧霾,到1968年至1974年被當時的加州州長里根任命為空氣資源委員會主席,無論作為科學家、顧問還是監管部門官員,哈根-斯米特都盡自己的最大力量向人們解釋真相,尋找有效辦法,將種種懷疑、誤解甚至中傷拋諸腦后。
憑著一個科學家的良知,他走出實驗室,到煉油廠給管理人員講解在油罐上加頂蓋可減少揮發排放,到車間和技術人員一起研究汽車尾氣的檢測方法。他經常往返于洛杉磯和加州州府薩克拉門托參加各種會議,據他的夫人晚年回憶,經過兩地之間600多公里的長途奔波之后,一晚25美元的住宿費只夠他在旅館里找個電梯旁的房間住下。
許多熟悉哈根-斯米特的人說,或許在人才輩出的加州理工學院的實驗室繼續從事學術研究,能夠給他帶來更大的學術榮譽,但是他卻因放棄了原來的研究轉而研究治霾,這需要一定的勇氣。
治霾需腳踏實地、真抓實干。洛杉磯霧霾嚴重的時候,曾有一位政客在競選市長時聲稱:“選我吧,我當選后就能治得了霧霾。”盡管此人誠意可鑒、勇氣可嘉,而且當選后也確實為治理空氣污染做了很多努力,但豪言最終成了空話。治理霧霾無法一蹴而就。洛杉磯經過了大約30年的不懈努力,才使空氣質量得到根本改善。這中間,有像哈根-斯米特這樣的研究人員開展沒完沒了的取樣分析,有環保人員挨家挨戶上門宣傳,有議員們逐條討論通過立法,有社會各階層全民動員采取各種可行的措施,改裝汽車部件、提高汽油純度、改進加油站設施……現實的考驗面前來不得半點虛妄,勇氣加實干才能取得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