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全國大范圍的霧霾天頻現,讓新能源汽車推廣不時成為熱門話題。
一個令人尷尬的數據是,整個2013年,全國新能源汽車僅銷售1.76萬輛,2015年推廣50萬輛的宏偉目標顯得有些縹緲。盡管中央財政對新能源汽車的新一輪補貼政策去年9月已經出臺,但時至今日,還沒有一個城市明確地方財政的跟進補貼細則。
“期待中的市場升溫到底還要等多久?”這不僅是新能源汽車車企的苦惱,也是很多愿意嘗試零排放駕車出行的消費者的苦惱。除了補貼政策的明朗化,新能源汽車車主還希望看到充電設施能一點一點在城區滲透,解決上路時的“里程焦慮”。
10年前,新能源汽車曾被國內車企寄予厚望,認為是追趕跨國車企甚至實現“彎道超車”的重要契機。但爭議、徘徊、猶豫中前行的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其市場培育已經遠遠落后于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以最終鎖定的純電動技術路線為例,中國截至去年年底純電動汽車銷量僅為1.87萬輛,占全球10%;而美國純電動汽車銷量已達7.3萬輛,占全球38.7%的份額;日本純電動汽車共銷售4.8萬輛,占全球25.5%的份額。
不僅整體銷量很低,中國純電動汽車的研發也極度分散,全國竟然有100多家整車企業推出1351款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單一車型的平均銷量低至10多輛。這樣的產出規模,成本優勢已經遠遠落后于跨國車企,更難言后期技術研發的持續投入。
面對環保難題和汽車產業競爭的雙重壓力,新能源汽車推廣不能再停留于勾畫藍圖。企業間聯合開發、資源共享形成研發合力的同時,新能源基礎設施的完善必須腳踏實地向前推進。此外,各地還應盡快完善鼓勵新能源汽車消費的扶持政策。
一個新產業的培育,需要耐得住寂寞,不過,在現階段新能源汽車推廣的確需要再加把“油”。街頭新能源汽車日益增多的過程,將是居民生活質量和大氣質量同步提升的過程。(涂露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