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批免费视频播放免费,两性午夜刺激性视频,天堂v亚洲国产ⅴ第一次,日韩肉丝袜免费无码Aⅴ

澳門不良天氣數暴增 啟動立法治理空氣污染

2014年03月04日15:16 | 中國發展門戶網 www.chinagate.cn | 給編輯寫信 字號:T|T
關鍵詞: 污染源 咨詢文本 污染聯防 空氣污染物 排放標準

近日,“霧霾天”成為中國大陸的一大熱詞,而澳門也不例外。澳門去年入冬以來不良天氣數暴增,空氣污染指數增高,一方面因為PM2.5檢測標準趨嚴外,空氣污染程度加劇也成事實。為此,澳門特區政府啟動立法咨詢,擬制定重大固定空氣污染源排放標準及完善監管制度,改善澳門的空氣質量。

2月16日,環境保護局舉行《制訂澳門重大固定空氣污染源排放標準及完善監管制度》公眾咨詢會,向不同團體和居民介紹文本內容,并藉此進一步收集社會對相關建議方案的意見及建議。此次咨詢始于1月17日,為期兩個月。

根據顧問研究報告,若澳門日后實施此次咨詢文本建議的重大固定空氣污染源之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及相關配套措施,將可更有效地控制來自工商業方面的空氣污染,減少有關工商業場所廢氣的排放。與當前比較,每年可減少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及顆粒物的排放約1050噸、580噸及61噸,即減少排放量分別約64%、24%及39%,對改善澳門空氣質量有一定的幫助。

空氣污染投訴占半數

環境保護局過去3年間接到的環境投訴個案總數,分別為2010年731宗、2011年851宗及2012年749宗,但當中每年平均約有一半的個案屬空氣污染方面的投訴。

經分析有關投訴資料,目前對澳門大氣環境和居民影響較大以及污染范圍較廣的固定空氣污染源主要包括化工與制藥業、工商業鍋爐、水泥工業、儲油庫、發電廠、廢棄物焚化爐及污水處理廠等工商業場所。經了解,此類場所大部分仍采用傳統或舊式的空氣污染防治及處理設施,有部分甚至未采取任何污染控制措施,容易造成污染投訴。

此外,根據顧問研究報告,上述工商業場所排放的硫氧化物、氮氧化物、顆粒物及揮發性有機物等空氣污染物,整體平均占全澳所有固定空氣污染源相關污染物排放總量的60%,污染影響比較明顯。

排放限度標準尚空白

在澳門固定空氣污染源之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及管制方面,根據現行三月十一日第2/91/M號法律《環境綱要法》,影響空氣質素的設施的相關活動,需確保所產生的污染物不超出所訂定的限度之要求,然而,目前對于污染物排放限度標準仍處于空白。

另外,根據現行三月二十二日第11/99/M號法令《發出工業執照之法律制度》,對工業活動制訂了規范性框架,當中包括發出準照的一般制度,然而,在執行準照制度過程中未清晰訂定對環境保護范疇所需要遵守的條件,尤其對于工商業場所的空氣污染物排放管制方面。

綜觀澳門當前的情況,針對固定空氣污染源方面,有關工商業場所的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及專門監管的法律法規仍處于空白,因此有必要制訂固定空氣污染源中有關工商業場所的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的法律法規,以完善有關監管制度,才能更好地從法制層面上保障澳門環境質素。

制定多項管控標準

為改善澳門空氣質素及保障居民健康,系統性地配合國家與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的大氣污染控制及相關減排策略,環境保護局根據顧問研究報告,制訂了此次咨詢文本,提出對澳門大氣環境和居民影響較大的重點固定空氣污染源進行管制的建議方案,包括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監管制度及配套措施等。環境保護局將對收集到的意見和建議進行研究和分析,提出最終建議方案和跟進后續立法工作,以逐步落實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的環保施政方針和《澳門環境保護規劃(2010-2020)》的工作目標。

考慮到以上工商業場所的空氣污染物排放量比重及相關的環境投訴情況以及根據顧問研究報告,法案建議按緩急先后之原則,優先針對上述對澳門大氣環境和居民影響較大的固定空氣污染源進行管制。同時,經分析外地相關經驗及澳門的實際情況,法案提出澳門重大固定空氣污染源之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及其監管制度的建議方案。

由于澳門對于固定空氣污染源的空氣污染控制方面起步較晚,為提高制訂有關排放標準的效率以及配合區域政策及污染聯防聯治的目的,法案建議澳門重大固定空氣污染源的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參考外地標準,并同時建議選取澳門地區及工商業場所目前普遍使用的檢測方法進行相對應的污染物排放檢測,以增加此次建議標準的可操作性。

至于檢測頻率方面,法案建議參考鄰近地區的一般做法和要求,多以每半年或每年按行業特性進行污染物排放檢測,在進行檢測后,受管制的工商業場所需向監察實體提交空氣污染物排放檢測報告,而監察實體亦會對有關工商業場所進行不定期的污染物排放檢測。

對于澳門重大固定空氣污染源中有關工商業場所的污染排放管制,建議參考中國內地、香港及臺灣地區等鄰近地區的經驗,訂立關于固定空氣污染源的空氣污染物排放法律制度,訂明受管制的場所、排放標準、設施管理規范、監察機制、罰則、監察實體和過渡規定等。

同時參考外地經驗,制訂相關排放標準以及確保污染源與敏感受體保持一定的空間距離,以真正有效減低污染源排放對附近居民的影響。因此,需要完善城市規劃和落實分區管理,并嚴格執行環境影響評估制度,從規劃源頭控制污染和保障居民健康。(彭彥)

返回頂部文章來源: 法制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