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高空噴淋系統示意圖
近幾年,每年霧霾頻發,在大武漢已成常態。去年,武漢市公布的霧霾來源構成中,排名前三的分別是汽車尾氣、工業生產和揚塵,其中揚塵占17%。
眼下,武漢全市有1.1萬余個建筑工地,工地揚塵,時為市民詬病。
一名80后武漢小伙,偏偏就從工地揚塵中發現了商機,自主研發出降塵神器—高空噴淋系統。
大學生創業賣降塵神器
建筑工地可24小時下毛毛雨
李恒發明的高空噴淋降塵系統,開始出現在武漢的少數工地上。這套降塵神器可讓建筑工地24小時不間斷地下毛毛雨,達到降塵防霾的效果。
這套系統是李恒尚在讀大三時發明的。“當時還是受建筑工地揚塵的啟發,耗時一年。”李恒說。
系統研發成功后,李恒申請了國家技術專利,注冊了毳雨環保科技有限公司。他把毳雨解釋為毛毛細雨,就像他的高空噴淋降塵技術。
這套系統通過在塔吊上安裝噴頭,利用降水井、消防水池中的水,在高空形成飄飛的水霧,吸附空氣中的灰塵顆粒和雜質,起到降塵的作用。
在高空噴淋一段時間后,可以潤濕地面,又能有效壓塵防止重新揚起。
多項測試中神器有神效
專家建議納入市級綠色施工考核內容
武漢大學資源環境學院教授胡將軍介紹,目前驅散霧霾主要依靠風吹和降雨兩種方式,在工地上使用高空噴淋,確實能有效減輕揚塵、減少霧霾。
武科大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和江漢大學工業煙塵污染控制湖北省重點實驗室,曾專門針對李恒的高空噴淋技術進行過試驗測評。試驗評定顯示,在風速低于二級的情況下,高空噴淋可使工地大氣中的顆粒物濃度降低84%。
2012年,李恒找到武漢市城建委推薦自己的這套項目。該委委托市建設科學技術委員會對該項目進行評定。參評專家組認定,該技術成果屬國內首創,對施工現場壓塵、降塵和主體結構養護的效果良好,并建議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將其納入武漢市綠色與安全文明施工內容中。
一套2萬裝置推廣近兩年
全市僅15家施工單位掏錢用
李恒明白環保產品推廣的最大難題,“你的產品雖然除塵效果很好,但是花2萬元去裝,對于施工單位而言屬于額外開銷,沒有迫切性”。
2012年8月,硚口區華漢廣場施工地成為李恒的高空噴淋項目首個試點,武漢市城建委在施工工地還舉辦了現場觀摩會。“降塵的效果比較顯著,對工地混凝土還起到了保濕作用,使其免于過早凝固。”硚口區建筑管理站副站長甘斌尤其看重這套系統水量調節裝置,“噴水量根據情況調節,調成霧狀時不會對施工造成影響”。
甘斌介紹,硚口區已有7家建筑施工單位使用,他們均表示降塵效果良好。盡管如此,工地施工方不愿出錢購買的問題還是沒能解決。李恒介紹,高空噴淋系統推廣近兩年,全市只有15家建筑施工單位使用。
武漢新定280億治霾大計
小微企業何時能分一杯羹
今年年初,武漢市政府印發1號文件《武漢市改善空氣質量行動計劃》,任務分解給60余個部門,計劃投入280億元,力爭5年使全市空氣中的PM2.5和PM10年均濃度比2012年下降20%。“如果能從280億元的治霾資金中,補貼一部分給建筑施工單位,讓他們免費裝我們的系統,那項目就好推廣了。”從政策入手,這是李恒目前想到的最好的推廣方法。“我想做出武漢模式。”李恒的武漢模式,是將高空噴淋技術,以上述政府補貼的方式從硚口區試行,逐漸推廣到武漢市萬余個建筑工地,降低工地揚塵污染。“其實環保方面的補貼政策很多,但我們小企業都不知道。”李恒希望未來扶持環保業發展的政策,能對他這樣的小微企業更加透明、門檻更低,這樣他的“武漢模式”或許能夠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