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固體廢物
全市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產生量為439.43萬噸,利用量為431.62萬噸(含2012年度部分暫存量),處置量為7.57萬噸(含2012年度部分暫存量),貯存0.26萬噸。
全市工業危險廢物產生量為5.99萬噸,利用量為5.51萬噸(含2012年度部分暫存量),處置量為0.37萬噸(含2012年度部分暫存量),截至2013年底暫存量為0.43萬噸。
全市醫療廢物收集量為1699.5噸,處置量為1699.5噸,處置率100%。
全市城市生活垃圾收集量為52.62萬噸,無害化處置量為52.32萬噸,處置方式主要為填埋和焚燒。
環保專欄
(一)污染減排
2013年泰州市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污染減排的各項決策部署,與各市(區)政府簽訂了年度污染減排目標責任書,把污染減排指標完成情況納入各市(區)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評價體系和雙文明考核之中。2013年泰州市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四項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分別為9.55萬噸、1.18萬噸、5.25萬噸、5.39萬噸,比2012年削減4.03%、4.21%、2.97%、23.42%。四項污染物“十二五”前三年分別完成五年目標任務的58%、64%、108%、133%,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提前完成五年目標任務。
(二)環境管理
一是嚴把環境準入關。提高全市主要產業環境準入門檻,將化工行業的環境準入門檻從1億元提高至3億元,對電鍍、造紙等重污染行業和工業園區外的項目實施限批,明確淘汰污染嚴重的落后產能。2013年全市共勸退各類生產工藝落后、不符合環境準入條件的重大項目7個,拒批和勸退投資總額9.5億元,審批建設項目74個,核準試生產(運行)項目11個,驗收項目45個。二是開展企業環保信用評級。對全市2486家企業2013年度的環境行為進行了評級,信用級別由好到差分別用綠、藍、黃、紅、黑五種顏色表示,共評出綠色企業119家,藍色企業1864家,黃色企業451家,紅色企業43家,黑色企業9家。通過銀行征信系統將企業環境行為信息納入人民銀行企業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協助銀行進一步控制信貸風險,加強對節能環保領域的信貸支持。三是大力推進環保產業發展。2013年組織推薦泰興市城東環保科技產業園成功申報為國家級環保工程服務總承包試點;推薦江蘇亞太泵閥有限公司申報江蘇省污水處理裝備工程技術中心。
(三)環境執法監管
一是深入開展環保專項行動。連續第九年率先啟動環保專項行動,對10件重點環境問題、10件重點環境信訪以及海陵區、高新區和農業開發區13個重點環境問題(共涉企58家)實施市級掛牌督辦案件和交辦。全市共關停取締污染嚴重、治理無望企業25家,新上和改造治污設施30臺(套),投入整治資金4000多萬元。二是不斷加大現場執法監管力度。利用節假日、汛期和夜間對市區重點污染源進行現場監察,對發現的問題督促整改或立案查處。三是及時認真調處各類環境信訪。與政府熱線“12345”聯動,完善局長接待日、信訪排查、現場督辦、反饋抽查、有獎舉報等工作制度。全市共受理2654件環境信訪,比上年同期下降1.4%,辦理率100%、結案率100%。四是切實加強環境應急管理工作。完成全市16家企業、2個園區環境應急預案編制并報省廳備案工作和市區10家重點風險源企業環境應急預案備案工作。指導中海瀝青(泰州)有限責任公司等企業開展了30多次各類環境應急演練活動。
(四)環境監測
一是各項環境監測工作有序開展。完成我市水、氣、聲、土壤、生物生態等各項例行監測工作,并對南水北調斷面、重點流域控制斷面,以及化工園區、經濟開發區、涉重企業密集區等區域開展專項監測。2013年全市共獲得各類監測數據100余萬個,編制各類監測報告和報表8000余份。二是環境監測站標準化建設通過整體驗收。2013年我市通過了環境監測國家標準化站建設整體驗收,其中市中心站和泰興站驗收得分分別列地級市站和區縣級站第一名。三是形成空氣質量新標準監測能力全覆蓋。全市實現PM2.5等6項環境空氣質量新標準監測項目全覆蓋,并成功與省環境監測中心成功聯網,實時對社會發布空氣質量信息。市中心站與市氣象臺簽訂了合作協議,建立大氣污染預報預警會商機制,及時發布大氣質量預警信息。四是應急監測體系不斷完善。完成轄區內86個重點風險源調查,參加了江蘇省“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源地受到不明有機污染物污染”和泰州市“化工廠氨氣泄露”等應急監測演練。2013年全市圓滿完成9起環境污染事故應急監測,報送應急監測快報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