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生態建設與保護
開啟生態文明建設新時代。召開全市生態文明建設推進大會,出臺《市委市政府關于深入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以及宿遷市生態紅線區域保護責任、干部生態環境實績公示、生態環境損害經濟調節、生態環境保護行政執法與司法聯動、生態環境損害過錯責任終身追究等五項制度,形成具有宿遷特色的“1+5”生態文明建設框架體系。生態文明建設“1+5”制度被列為宿遷市委市政府近兩年深化改革要點。
編制《宿遷市全民生態文明教育規劃》。2013年12月31日,規劃經市人大批準實施。
扎實推進生態細胞創建工程。全市新建成4個國家級生態鄉鎮、16個省級生態鄉鎮和11個省級生態村,李口鎮八堡村當選第二屆“江蘇最美鄉村”。
秸稈禁燒與綜合利用工作繼續保持全省先進行列,獲得全省夏季、秋季秸稈禁燒與綜合利用工作先進地區稱號。
(六)環境宣傳教育
拓展宣傳載體,構建立體宣傳格局。與市電視臺、市廣播電臺等6家主流媒體合作,對環保工作進行全方位宣傳,形成立體化的環保宣傳格局。
豐富活動形式,保障公眾參與。加強部門協調合作,聯合組織開展低碳環保進家庭知識宣傳、“低碳環保家庭”評選、生態文明攝影大賽、第三屆“環保杯”戲迷大賽等多樣化的環保活動,為公眾理解環保、支持環保、參與環保提供更為廣闊的平臺。
宣傳教育并重,開展綠色創建。開展省、市級綠色學校、綠色社區創建,全市創成7所省級綠色學校、50所市級綠色學校(幼兒園)、14個綠色社區(小區)。市環境監測中心站建成宿遷中學理化實驗基地、宿遷市科普教育基地。
(七)環境科技
加快工業園區生態化改造步伐。宿城、泗洪經濟開發區獲省批準正式啟動生態工業園區創建,全市7個省級以上開發區實現生態工業園區創建工作全覆蓋。宿遷經濟技術開發區創建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通過省級技術考核。
服務環保產業發展。組織開展全國環境保護服務業財務狀況統計,建立環保服務業名錄庫,完成環保服務業季報、年報工作。
加強污染治理設施運營資質管理。組織環境污染治理設施運營單位資質申請和換證工作,嚴格執行備案、考核管理制度,新增1家污水處理設施運營資質持證單位。
(八)環境執法監察
推進環境法制建設。開展規范基層行政執法專項行動,提升環保行政執法水平。規范信息公開工作,主動公開環保信息1000余條,依法辦理依申請政務公開9條。對152家重點企業2013年度環境行為開展環保信用評價工作,評選出綠色等級11家,藍色等級115家,黃色等級20家,紅色等級4家,黑色等級2家。江蘇洋河酒廠股份有限公司等國控重點企業參加省環保廳組織的環保信用評價,評定結果全部在媒體上公開,并納入銀行征信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