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標題:中科集團 環保技術扎根市場(創新驅動發展)
全國約2/3的城市處于垃圾包圍之中,其中1/4已無填埋堆放場地;全國城市垃圾堆存累計侵占土地超過5億平方米,每年經濟損失高達300億元人民幣……
近年來,垃圾圍城問題日益凸顯,要突破這種困境,改填埋為焚燒是垃圾處理的趨勢。中國科學院所屬高科技企業集團中科實業集團(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科集團”)正在提供垃圾焚燒處理的綜合性解決方案。目前,中科集團已在浙江鎮海、慈溪等地投資建設了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并已順利運營;在四川綿陽、廣西防城港等地投資的環保項目也正在建設當中。
作為中科院所屬企業,中科集團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中科集團總裁張國宏介紹說,正是采用中科院工程熱物理所的生活垃圾處理技術,中科集團于2000年進入環保產業,成功地將中科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承擔的中科院“九五”攻關課題《城市固體廢棄物焚燒處理及綜合利用》轉化應用到市場。
除此以外,中科集團還承擔了“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課題“生活垃圾/醫療廢棄物焚燒阻滯二(口惡)英產生成套技術與裝備開發”,參與“十二五”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課題“生活垃圾焚燒二(口惡)英類阻斷技術研發”等。
以浙江慈溪為例,已投入運營的慈溪中科眾茂環保熱電有限公司顯現出循環經濟成效。該項目日處理垃圾能力達2000噸,年發電量2.16億千瓦時,減排溫室氣體20萬噸,并利用焚燒垃圾產生的熱量進行熱電聯產,為慈東工業園集中供熱。至6月底,慈溪中科已累計接納處理生活垃圾247萬噸,節約因垃圾填埋處理消耗土地約1500畝,累計供電5.4億千瓦時,供熱48萬噸,為國家節約近50萬噸標煤。不僅提供技術和工藝的方案,還負責投資、建設、運營等各個環節,在集團看來,這種提供一攬子環保解決方案的能力,是競爭越來越激烈的環保產業的制勝法寶。
這種綜合解決方案不僅是技術集成的創新,還包括商業模式的創新。“我們采用BOT(建設—運營—轉移)和BOO(建設—擁有—運營)等商業模式,既為政府解決項目建設資金問題,又為政府提供專業建設和運營服務。這也是市場需求驅動的商業模式。”張國宏認為,這一模式由企業投資并承擔工程的設計、建設、運行、維護、培訓等工作,由政府部門負責宏觀協調、創建環境、提出需求,并向企業支付服務費——從技術、工藝的全面集成促進投資、建設、運營等各個環節,而運營又反過來帶動技術集成,形成良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