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過去礦業審批權由國土部門說了算,現在必須經過生態委的前置把關。”內蒙古錫林郭勒盟生態保護委員會主任青格勒說。
2015年,錫林郭勒盟成立生態保護委員會,專門負責全盟生態保護監管和重大項目審批的前置把關等工作,并在內蒙古率先提出將85%的國土面積劃入生態保護紅線。從2016年開始,錫林郭勒盟將對紅線區域內的工礦企業實行逐步退出。未來5年,計劃關停礦山數量100個以上。
內蒙古錫林郭勒大草原是我國最早成立的草地自然保護區,錫林郭勒盟煤炭資源富集,已探明煤炭資源儲量1448億噸。從2003年到2011年,錫林郭勒盟的礦權總數從131個猛增到680個,礦權數增加的背后,是生態環境的巨大壓力。
前不久,錫林郭勒盟生態委組織17位專家召開生態保護與建設聯席會議,15個基層上報的生態資源占用項目,10個被“打回”重審,其中6個涉及礦產。雖然礦產項目能夠為當地創造可觀的財政收入,但錫林郭勒盟拿出“壯士斷腕”的決心,毅然決定今后不再上馬沒有轉化項目的煤礦和高耗水工業項目。
為有效保護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維護生物多樣性,今年年底前,錫林郭勒盟將集中整治工礦企業70家、探礦權15個。
5月的錫林郭勒牧草返青,草原漸漸煥發出勃勃生機。針對牧草生長的關鍵時期,錫林郭勒盟日前下發文件,治理春季牧草返青期的自然放牧問題,從源頭上保護草原生態資源。隨著生態工作的深入,越來越多的牧民也意識到綠色發展的重要性。
目前,內蒙古規模以上龍頭企業已有八成與農牧民建立利益聯結機制,現代化綠色農牧業煥發新的活力。近兩年,由于羊存欄量持續增多,羊肉收購價格也相應下降。錫林郭勒盟開始穩步實施“減羊增牛”戰略,合理控制羊的飼養規模,減輕草原生態壓力,走出一條生態高端畜牧業發展之路。
作為國家“十二五”規劃確定的全國五大綜合能源基地之一,一批特高壓電源點及外送通道工程應運而生。2015年開工的錫盟至山東、錫盟至江蘇兩條特高壓電力外送通道和電源點建設如火如荼,通道建成后將有力緩解華北、華中地區大氣污染問題。“到2020年,火電總裝機規模將達到3000萬千瓦以上。原煤就地轉化能力達到7000萬噸,轉化率提高到70%以上。這樣的綠色發展理念不只是錫林郭勒盟自己的綠色,還能為其他地區創造綠色的明天。”錫林郭勒盟發改委主任郁志云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