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氣污染治理是一項長期、艱巨、復雜的任務,越往后越難,剩下的都是難啃的“硬骨頭”。因此,今年的總體考慮是穩中求進,首要任務是鞏固好現有成績,不能讓空氣質量出現反彈,在此基礎上穩步提升。
本報記者 李 禾
還未進入供暖季,10月12日—15日,一場重度霧霾就“襲擊”了京津冀地區。按照近日出臺的《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8—2019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以下簡稱《行動方案》)要求,2018年10月1日至2019年3月31日,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同比下降3%左右,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數同比減少3%左右。但《行動方案》剛實施半個月,霧霾就不期而至了,“PM2.5平均濃度同比下降3%”的目標是否太寬松了?《行動方案》能達到保障秋冬季大氣質量的要求嗎?
目標下降“雙3%” 鞏固現有成績穩中求進
“《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要求,2017年10月至2018年3月,京津冀大氣污染傳輸通道‘2+26’城市PM2.5平均濃度與重污染天數均要同比下降15%以上。今年是在鞏固空氣質量改善成果的基礎上,繼續下降‘雙3%’。”10月15日,國家大氣污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副主任、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大氣環境首席科學家柴發合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專訪時說,這是符合大氣污染治理常識的。
柴發合說,去年為了實現下降“雙15%”,可以說是采取了非常嚴厲的措施,包括企業限產和停產、清潔采暖、小鍋爐淘汰等。“把所有能上的、所有類型的措施都用盡了。從污染治理規律來講,在短時間內污染物濃度會有較大幅度的削減,成效顯著。但是越到后期,每削減1微克的PM2.5,所付的代價就越大。”
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也表示,3%的目標確定是經過專家充分研究論證、反復聽取多方意見得出的。“大氣污染治理是一項長期、艱巨、復雜的任務,越往后越難,剩下的都是難啃的‘硬骨頭’。因此,今年的總體考慮是穩中求進,首要任務是鞏固好現有成績,不能讓空氣質量出現反彈,在此基礎上穩步提升。”
為了保證實現下降“雙3%”的目標,《行動方案》提出了實施柴油貨車污染治理、工業爐窯污染治理專項行動等16個“主要任務”,并建立了詳細的管理清單和進程時間表。特別是要求堅決杜絕“散亂污”項目建設和已取締的“散亂污”企業異地轉移、死灰復燃等。
生態環境部還持續進行2018—2019年藍天保衛戰重點區域強化督查工作,重點也是“小散亂污”企業,查處了廊坊、保定等地應淘汰的燃煤鍋爐未拆除,工業企業未安裝大氣污染防治設施等問題。
嚴禁“一刀切” 企業錯峰生產差別化管理
“今年《行動方案》的另一亮點是更加強調科學施策、精準調控,嚴禁采取‘一刀切’的方式。”柴發合說。
《行動方案》將把高排放行業錯峰生產作為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有效應對重污染天氣、促進產業結構調整的重要措施。劉友賓說,總體考慮是基于污染排放績效水平實行差別化管理,進一步增強錯峰生產調控的精準性、科學性、針對性和有效性。引導企業主動開展深度治理,推動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讓人民群眾享受更多的藍天白云。
也就是說,對行業污染排放績效水平明顯好于同行業其他企業的環保標桿企業,包括治理水平全面達到超低排放的,使用天然氣、電、電廠熱力等清潔能源作為燃料或熱源的,今年秋冬季將“不予限產”;涉及供暖、協同處置城市垃圾或危險廢物等保民生任務的,應保障基本民生需求。
記者也看到唐山市的一份文件指出,唐鋼不銹鋼1臺燒結機、燕山鋼廠2臺燒結機、津西鋼廠2臺燒結機和德龍鋼廠1臺燒結機脫硝設施已投入運行,排放的二氧化硫不超過35毫克/立方米、二氧化氮不超過50毫克/立方米、顆粒物不超過10毫克/立方米,在重污染天里免于停產。
對于各類污染物不能穩定達標排放,未達到排污許可管理要求,或未按期完成2018—2019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改造任務的企業,將加嚴要求,全面采取錯峰生產措施;對屬于《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限制類的企業,將提高限產比例或實施停產。“因此,污染嚴重的企業千萬不要心存僥幸,要按照錯峰生產要求,該停則停、該限則限。”柴發合強調。
根據《行動方案》要求,鋼鐵企業密集的唐山、邯鄲、安陽市不允許新建、擴建單純新增產能的鋼鐵項目等。2018年,河北鋼鐵產能壓減退出1000萬噸以上、山西壓減退出225萬噸、山東壓減退出355萬噸。在確保電力、熱力穩定供應基礎上,京津冀及周邊區域內要完成38臺共277萬千瓦燃煤小火電機組淘汰任務等。
無論是淘汰還是停產、限產,各地也有更多的主動權。劉友賓說,各省應制定重點行業差異化錯峰生產績效評價指導意見,各城市要結合本地產業結構和企業污染排放績效情況,制定錯峰生產實施方案,細化落實到企業具體生產線、工序和設備,并明確具體的安全生產措施。“錯峰生產清單一經確定,不得隨意調整。在實施時間上,各地可根據采暖期月度環境空氣質量預測預報結果,適當縮短或延長錯峰生產時間。”
加大清潔供暖 未來環保企業將有更多機會
燃煤供暖是秋冬季霧霾的重要來源。由于氣源不足,去年河北等地“煤改氣”等清潔供暖出現了問題。“今年天然氣供應大幅增加,將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大氣環境。”柴發合說,今年在很多地區,尚未有條件接通天然氣的家庭也已在使用低排放的優質煤了,宜電則電、宜氣則氣、宜煤則煤、宜熱則熱。“有關部門還可通過大氣污染防治宣傳教育等,鼓勵轄區群眾利用清潔能源來取暖。”
據《行動方案》,2018年10月底前,京津冀及周邊的“2+26”城市要完成散煤替代362萬戶。其中,北京市替代15萬戶,平原地區基本實現散煤“清零”;天津市替代19萬戶、河北省替代174萬戶、山西省替代28萬戶、山東省替代45 萬戶、河南省替代81萬戶,力爭2019年10月底前基本建成京津保廊石平原地區“無散煤區”。
清潔供暖和清潔生產的要求也給了環保企業更多機會。億利潔能有關人士表示,在國家有關部門要求下,各地工業園區將限期拆除不達標燃煤鍋爐,開展建設以高效燃煤鍋爐為主的集中供熱中心。這相當于給企業參與大氣污染防治治理,提供了好機會。如該公司開發的微煤霧化燃燒技術,實現了煤炭的清潔和高效燃燒。未來類似這樣的產品和企業將會有更大的發展市場。
據國家氣候中心和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對我國重點區域2018年秋冬季大氣污染擴散氣象條件預測,秋季,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降水偏多,大氣污染擴散條件偏好,接近去年同期;冬季,降水偏少、季風強度弱,大氣污染擴散條件較去年冬季偏差。“天幫忙,人不懈怠;天不幫忙,人更需努力。我們應根據《行動方案》,扎實工作,確保各項措施落地生效,堅決打好藍天保衛戰。”劉友賓強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