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境部近日發布的2020年全國生態環境質量簡況顯示,2020年,我國管轄海域海水水質較好,夏季一類水質海域面積占管轄海域面積的96.8%,同比基本持平。全國近岸海域水質總體穩中向好,優良(一、二類)水質面積比例為77.4%,同比上升0.8個百分點;劣四類為9.4%,同比下降2.3個百分點。
而此前召開的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指出,2020年,長江流域、渤海入海河流劣Ⅴ類國控斷面全部消劣。這些數據都表明,我國近岸海域水質整體向好,入海河流整治也取得成效。
“十三五”機構改革打通陸地海洋
黨和國家歷來高度重視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海洋生態環境問題表現在海里,根子在陸地。在2018年黨和國家機構改革中,海洋環境保護職責整合到生態環境部,生態環境部設立海洋生態環境司,負責全國海洋生態環境監管工作,打通了陸地和海洋,明確從“山頂到海洋”的“陸海一盤棋”生態環境保護策略,建立陸海一體化的海洋生態環境保護治理體系,尊重生態系統的整體性和系統性,構建陸海聯動、統籌規劃的治理格局。
在環境數據持續向好的背后,一項生態文明體制機制的重大改革舉措也發揮了重大作用,這就是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自2016年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在河北省開展試點以來,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實現了對11個沿海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全覆蓋。2018年的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回頭看”,將遼寧、山東、江蘇、河北、廣西、廣東等地違法圍填海、侵占破壞沿海岸線濕地及自然保護區、入海排污源整治不力等問題納入重點,壓實了地方海洋生態環保責任,推動了一批海洋生態環境問題的解決。
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核心任務圓滿完成
渤海是我國唯一的半封閉型內海,是環渤海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支撐和關鍵依托。2018年11月30日,生態環境部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自然資源部聯合印發了《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行動計劃》,開展陸源污染治理行動、海域污染治理行動、生態保護修復行動、環境風險防范行動等四大攻堅行動,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正式打響。
2020年,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核心目標任務圓滿完成。渤海近岸海域優良水質比例達到82.3%,同比增加4.4個百分點,高于73%的任務目標;納入渤海入海河流劣Ⅴ類國控斷面整治專項行動的10個重點斷面完成消劣;入海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采取“試點先行與全面鋪開相結合”的方式推進,試點城市均已初步完成監測、溯源工作和部分項目整治;累計完成濱海濕地整治修復8891公頃(目標6900公頃);整治修復岸線132公里(目標70公里),渤海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向好。
海洋生態環境保護是一項持續的工作。《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探索建立沿海、流域、海域協同一體的綜合治理體系;嚴格圍填海管控,加強海岸帶綜合管理與濱海濕地保護;拓展入海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范圍,保障入海河流斷面水質;加快推進重點海域綜合治理,構建流域—河口—近岸海域污染防治聯動機制,推進美麗海灣保護與建設。
相信經過持續不斷的努力,碧海藍天將常伴我們身邊。
版權所有 中國互聯網新聞中心 電話:86-88828000 京ICP 040089號
網絡傳播視聽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7341號 京網文[2011]0252-8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