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五常是中國最有爭議的經(jīng)濟學家之一,有著特立獨行的張揚個性和天馬行空的言說風格
對話人物 張五常
張五常被認為是新制度經(jīng)濟學和現(xiàn)代產權經(jīng)濟學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在交易費用、合約理論研究等方面作出了卓越貢獻。他有時也在中國各地走訪,以獲取關于中國改革進展的第一手資料。雖然自稱已經(jīng)幾十年不看其他學者的著作,但他有時還拿著鋼筆在黃顏色的稿紙上寫文章。
張五常有一頭標志性的花白卷發(fā),蓬松著給人一種很憤怒的感覺。他已經(jīng)71歲,不過他說自己的思維能力還在高峰期。他提到鄧小平,“他在我這個年齡還沒開始呢。”鄧小平是在75歲時第三次復出,主導中國改革開放的。張五常欽佩鄧小平75歲時的智慧。“很多人讓我談改革,我不談。但是你找我談鄧小平,我一定要談。”
但是談鄧小平就無法回避中國的改革。在諸多的宏觀改革議題中,貨幣升值、金融風險、失業(yè)、貧富差距、腐敗、社會福利、民主等,是海外經(jīng)濟學界討論中國時繞不過去的話題。張五常永不從眾,他有著自己堅定的立場,這使他成為中國最有爭議的經(jīng)濟學家之一。他特立獨行的張揚個性和天馬行空的言說風格,又使這種爭議更上層樓。他知道圍繞自己的爭議,他不在乎,“我知道自己是對的”。
對于中國的改革問題,他常常從純粹的學理出發(fā),提出許多在別人看來非常標新立異、甚至難以接受的觀點。雖然我們并不同意他的一些看法,但是從提倡多元化表達的立場上來看,他的聲音也自有其價值。
“張五常“高”論
基尼系數(shù)顯示中國貧富差距已經(jīng)很大了。
這個是怎么算出來的?誰算出來的?這些人念過書沒有?他們做我的學生都沒有資格。
很多農民(外出打工)賺了錢是不報稅的。你無從統(tǒng)計。你要去問他,他當然說自己窮啦!但是你是可以看得到的,看他們家吃什么飯菜,你就能看得到。看他們家有沒有電視就知道了。
中國的失業(yè)問題,你不覺得是一個很嚴重的威脅嗎?
記者:鄧小平逝世十周年,中國的改革開放也已三十周年,似乎可以做一個初步的總結了。對鄧小平主導的中國經(jīng)濟改革,如果讓你做評判,你能打多少分?
張五常:(略為思考,笑)100分。滿分。還沒有改革好……還是100分。我在1997年的文章中說得很清楚,他75歲開始改革,做了十多年,還沒有做完就退休了嘛。雖然他的工作還沒有做完,但是也可以給他個A+了。
記者:他的工作還沒有做完,具體指什么?
張五常:中國的制度還沒有形成,這些制度包括地區(qū)性的競爭制度、銀行貨幣制度,還沒有搞好。后來是朱镕基搞好的。當然存在貪污等種種不對的事情,但是以縣來作為地區(qū)性經(jīng)濟制度的核心,讓縣與縣之間彼此競爭這么厲害,是人類歷史上沒有見過的。經(jīng)濟制度在中國從來沒有這么好過。
記者:在中國的改革中,領導人的意志起了很大的作用,是不是?
張五常:這不是意志的問題,鄧小平能做到的,是其他人做不到的。中國兩百多年來,沒有出現(xiàn)過思路這么清晰的一個領導人,他說話不多,但是思路很清晰。其次是,他了解中國的政治制度,因為他18歲就是黨員了,三下三上,他的判斷是很準確的,而且很明顯他是沒有私心的,是為了國家好。一般人到了70多歲就已經(jīng)糊涂了,但他70多歲頭腦還那么清晰。
記者:你說鄧小平改革的思路非常清晰。但似乎他對現(xiàn)代的市場經(jīng)濟理論并沒有很深的研究,他提出“摸著石頭過河”,也表明他對改革的方向不是很明確。
張五常:他比一般教授精通很多倍了,好些大名家跟鄧小平是沒得比的。斯密(注:亞當·斯密,英國古典政治經(jīng)濟學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創(chuàng)建了政治經(jīng)濟學的科學體系)當年也沒有讀過經(jīng)濟啊。鄧小平的主要概念是,你想要社會有進步,一定要鼓勵每個人發(fā)揮個人所長。這個是他的主要觀點!這些話是中國的老子說的,后來斯密也這么說,弗里德曼(注:著名的諾貝爾經(jīng)濟學獎得主,創(chuàng)立了貨幣主義理論,提出了永久性收入假說)也是這么說的,這也是張五常講的。但是我們只是會說而已,鄧小平卻能做得到。這個是普通常識,但有多少人能夠真正相信這一點呢?北京有很多智囊,他們也不相信,要搞什么福利制度,搞三搞四,又搞什么最低工資,還有什么反壟斷法。這就是他們不懂得這一點。他們聽過,但是不相信。可是鄧小平相信。
他說了很多次:你要社會有進步,社會是由人組成的,你要鼓勵每一個人發(fā)揮他們的潛能。這是鄧小平的信念。他相信、他明白,這一點是不容易的。作者:韓福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