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難容經紀人機制的電子自動撮合系統
中國A股市場自證券交易所建立就運用電子自動撮合系統來實現股票的集中交易。這一系統最初借助有線電話通訊線路而展開,90年代中期以后,轉為借助衛星無限通訊線路而運營。就技術而言,這種自動撮合的電子交易系統,在全球范圍內是最先進的;就在中國這樣一個有著13億人口的發展中大國中使用這種電子自動撮合系統來說,在全球范圍內也是獨一無二的;就買賣各方可直接刷卡敲單將自己的買賣信息輸入電腦主機而言,在全球范圍內依然是僅此一家。電子自動撮合系統的自身優勢,有效地支持了中國A股市場規模的快速擴展,成為A股市場的一個突出特點。但是,從股票市場的運行機理來看,僅僅使用這種電子自動撮合系統,也將帶來一系列嚴重的機制缺陷。主要表現在:
第一,股票功能嚴重減弱。從歷史上看,股票至少具有6項功能:一是鑒證功能,即以是否持有股票來鑒別和證明是否股東。二是交易對象功能,即股票是買賣股票雙方交易的對象,股票交易以錢票交割完畢為交易結束的尺度。三是抵償功能,即股東可以將股票作為某項借款(或某項商業承諾)的抵押品、質押品等。四是繼承功能,即股票可以作為有價證券方式的遺產有后人繼承。五是贈與功能,即股票可以作為有價證券贈與他人,以支持或鼓勵被贈與者的某項事業或工作等。六是文物功能,即隨著時間延續,一些歷史久遠的股票成為帶有文物性質的憑證,其價值甚至超過了該股票的市場交易價格。
但是,在運用電子自動撮合系統中,股票的功能幾乎只剩下“交易對象”一項。其他功能的發揮,或者相當麻煩(如鑒證功能、繼承功能和贈與功能),或者形同虛設(如質押品功能),或者已經消失(如文物功能)。其基本原因是,電子自動撮合系統要求股票應是電子化股票,即無紙化股票,可是股票一旦實行了全電子化,在當今技術條件下,其他功能的發揮就將受到電子技術的嚴重限制。
在10多年的A股市場運行中,單邊市場走勢、大起大落、買漲不買跌等與這種電子自動撮合系統引致的近乎無時空差交易直接相關;非流通股的上市交易問題長期的不到解決,與這一電子自動撮合系統所形成的交投過于集中有著密切的內在關系;“政策市”、“消息市”的形成,與這種電子自動撮合系統不無關聯。
第三,經紀人機制難以成長。股票經紀人是以服務股票交易為職業的群體。在沒有電子自動撮合交易的條件下,股票交易是由經紀人完成的。其主要程序是,股票買賣客戶將他們的買方信息或賣方信息以某種方式告知經紀人,然后,由這些代理股票買賣的各個經紀人彼此之間通過以拍賣機制為基礎的集中交易來實現各自代理的股票交易。在這個過程中,由于存在著從股票買賣委托到股票代理交易之間的時空差,同時,經紀人又是通過提供股票交易服務來獲得傭金收入的,所以,在股票種類繁多、交易方式復雜和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條件下,不僅經紀人彼此之間形成了一定的專業分工和業務協作關系,也而且每個經紀人也都從切身利益出發盡力為客戶提供滿意周到的服務。從提高服務質量、滿足客戶需求的角度看,經紀人發揮著三方面機制作用:其一,尋價機制,即從服務于客戶利益出發,經紀人在交易市場上為客戶尋找到某一確定時點上最好的買價或者賣價;其二,增值機制,即經紀人努力通過信息處理、經濟分析、走勢預測和咨詢服務等為客戶提供增值服務;其三,開發機制,即經紀人通過開發新的投資品種、投資方式和投資機制來發掘和滿足客戶潛在的投資需求。(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 王國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