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亞太經社理事會18日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1997-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期間遭受重創的印度尼西亞、韓國、泰國和菲律賓4個亞洲國家可能再次面臨資本突然外逃導致的貨幣危機沖擊。報告還提及短期資本流入導致的匯率走高和資本突然外逃帶來的風險,以及油價高企導致的通貨膨脹壓力。亞洲金融危機會再度來臨嗎?中國如何防范金融風險?為此,和訊網獨家專訪了著名學者、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長李揚教授。
和訊網:聯合國亞太經社理事會最近發布了關于亞洲可能再度爆發金融危機的研究報告,您是否贊同他們的判斷?
李揚:我也注意到了這個研究報告,但是還沒有對報告進行非常細致的研究,只能談談我對這個話題的看法。
報告認為,影響到亞洲金融安全的問題依然是匯率問題。我個人感覺,如果這一表述改成“亞洲金融安全的問題依然與匯率高度相關”,可能更精準一些。但是,匯率是個相當復雜的多面體,報告究竟指的是哪個側面,還須認真分析。
不妨簡單回顧一下10年前的亞洲金融危機。與歷史上的金融危機相比,那次金融危機有很多不同的特點。主要表現在:歷史上金融危機的根源都在于國內經濟的基本面惡化,并伴以巨額財政赤字、擴張的貨幣信貸政策、巨額的對外債務、以及很高的通貨膨脹。上述基本面的惡化導致本國貨幣的對外價值下降,而固定匯率制制約了匯率水平的及時調整。這種矛盾積累得久了,就會給投機資本提供沖擊空間;一旦沖擊發生,國內經濟便一瀉千里。10年前的亞洲金融危機則不同。危機發生之前,這些國家經濟的基本面并沒有明顯的惡化,有的甚至還堪稱良好。
但是,同樣與以往不同的是,那次危機發生之前,危機國家的資產市場,特別是股票市場和房地產市場,均經歷了急劇膨脹到急劇破滅的循環。此外,在所有危機國家中,金融機構乃至工商企業的過度負債,特別是過度的對外負債,以及將大量的借入資金投放到國內資產市場中,都是十分顯著的現象。資產市場的膨脹,同樣會導致本幣的對外價值下降。在這種情況下,投機資本可以從一國的資產市場、貨幣市場、外匯市場發起全方位的立體攻擊,由于匯率是固定的,這種攻擊便很容易得手。
簡言之,10年前的亞洲金融危機,主要歸因于被沖擊國家內部金融市場的不健全,而以銀行為主的國內金融體系固有的"金融脆弱性",更惡化了這種不健全。很多人將亞洲金融危機歸因于國際投機資本的惡意沖擊,這是片面的。固然,金融全球化導致的資本流動的自由化,以及在上個世紀90年代開始的以對沖基金為代表的投機資本的成長壯大,都是使得危機發生并迅速惡化的直接導因。但這些因素均屬外部因素,不是根本,根本的問題是國內金融體系出了問題,而固定匯率制則在相當程度上維持了現狀,使得這些問題不能及時被發現、難以及時解決;積累日久,一旦出現外部沖擊,所有的矛盾便都爆發了。
和訊網:亞洲金融危機距今已經過去十年,這十年中出現了什么新的變化和情況?
李揚:一個顯著的變化就是,亞洲金融危機之后,亞洲國家的匯率制度都發生了變化。包括韓國和泰國在內的受沖擊國家大都實行了浮動匯率制度,日本也于2004年一改以往頻繁調控匯率的做法轉向不干預匯率,中國則實行了有管理的浮動匯率。應當說,國際投機資本沖擊的直接對象,或如人們常說的,沖擊的"抓手"已不復存在。在這種情況下,重申危機將根源于匯率制度,究竟是指何意,值得深入研究。
第二個顯著變化,就是近年來已經受到國際社會廣泛關注的所謂"全球經濟失衡"愈演愈烈。從國際經濟聯系上看,傳統格局是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輸出商品,換回原料,同時輸出資本。現在的情況則完全相反--落后國家通過貿易順差向發達國家輸出商品,補貼這些國家的消費者;同時,以積累外匯儲備的方式向這些國家輸出資本。棘手的問題是,現在這種情況,無論是用馬克思主義的經濟學還是用西方國家的經濟學都是無法解釋的,會造成什么樣的影響則更無法用理論來預測--在對情況缺乏把握和深入理論概括的前提下,要提出有效的應對之策是很困難的。
第三個顯著變化就是,亞洲金融危機之后,除了美國和歐洲這兩個擁有"關鍵貨幣"的國家和地區,世界所有國家都增加了外匯儲備,亞洲國家尤甚。這一現象,是和上述全球經濟失衡現象相表里的。
和訊網:發生了上述變化,應當在什么意義上理解匯率依然是發生危機的核心因素?
李揚:這就需要從匯率制度對于一國經濟的關鍵作用談起。我們知道,對于一國經濟而言,物價的穩定居于關鍵地位。在開放經濟條件下,任何國家都面對兩套價格,一套是國內價格,另一套是國際價格。國內價格穩定與否,可以通過國內的宏觀經濟政策予以調控,而國際價格是否穩定,則在相當程度上決定于匯率是否穩定。我們知道,中國經濟目前的對外依存度已經高達60%以上,就是說,中國企業的價格環境是否穩定,有60%要決定于人民幣匯率是否穩定。這個局面是相當嚴峻的。就為企業提供穩定的價格環境而言,穩定匯率顯然是一個合理的選擇。
問題的復雜性在于,在一國積累起大量的以外幣定值的國外資產的情況下,匯率還會通過變動資產價格的渠道影響國內經濟主體的資產負債表,進而影響他們的經濟行為。這種情況,理論界用"貨幣錯配"給予了比較全面的概括和分析。所謂貨幣錯配,指的是這種情況,當一個經濟主體持有以外幣定值資產時,匯率的變化,將使得其外幣資產的價值(本金)發生變化。說簡單一點,假定本幣對美元升值,人們手持的美元資產就會貶值。這種情況是非常嚴重的。由于它涉及人們持有財富的價值變化,所以,理論界將這種影響稱為"資產負債表"沖擊。
和訊網:中國是否存在你所說的情況,嚴重性如何?
李揚:這種情況在中國已經發生。舉例來說,從前年開始,國家對幾家國有商業銀行注入了大規模的資本金,但是,這些資金都是美元定值的。于是,只要人民幣升值,若用人民幣來計值,這些資本金便會貶值,連帶地,這些銀行的資本充足率便會下降,等等。當然,國家已經注意到這個問題,所以,匯金公司已經同這些銀行做了套期保值的安排。但是,這樣做,本金貶值的問題固然不在這些銀行表現出來了,但匯金公司則要承擔這些風險。總之,算起總帳來,隨著人民幣節節生值,中國人面臨著其外幣資產縮水的困境。
根據統計,中國目前共擁有約1.5萬億美元的外匯資產,按現在的匯率折算,約合10萬億元人民幣。眾所周知,去年底,中國的全部金融資產也只是剛剛超過40萬億元人民幣;外匯資產相當于它的四分之一。這么大規模的資產價值,這么多的經濟主體的資產負債表要受到匯率變動的影響,不能說不是一個極大的問題。
總之,匯率水平變動既涉及價格水平是否穩定,又關乎手持資產能否保值增值,是一個必須認真對待的大問題。
和訊網:從國內經濟運行的需要來看,匯率穩定的確重要,但是,在開放經濟條件下,匯率水平又是調節國際經濟聯系的重要經濟變量。如果人民幣長期保持在低估的狀態上,是否對國民經濟也有不利影響?
李揚:確實是。這就是問題的復雜之處了。目前,中國經濟不平衡的一個重要表現,就是國際收支長期順差,導致外匯儲備急劇增加,并進一步導致國內流動性過剩。從這個意義上,改革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調整匯率水平,也為中國經濟持續快速發展所必須。于是,這里就出現一個平衡問題,說到本質上,這里存在一個"兩害相權取其輕"的問題。
總的說來,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是應當改革的,在一定時期內,人民幣升值大約也是趨勢。因此,弱化貨幣錯配風險,就成為當前及今后一個不短時期中宏觀調控的中心任務。這是一篇大文章,目前我們正在進行認真研究,希望寫好這篇大文章。
我們想指出的是,僅僅面對貨幣錯配問題就夠復雜了,使問題更為復雜化的是,調整人民幣匯率的過程還存在各類意想不到的各類風險。我們已經看到,由于預期人民幣升值,已經有大量投機資本通過各種渠道進入中國,而且我們目前還難以準確識別它們,并對之施加有效控制,這無疑增加了問題的復雜性,加大了調控的難度。前天國務院會議提出要"加強對資本尤其是短期資本跨境流動的監管,改進外匯管理",就是出于對這個問題的擔心。
和訊網:看來我們面臨的問題確實很大,解決問題的思路怎樣呢?
李揚:我們面對的是前所未有的局面。未經縝密研究,恐怕很難拿出周全的思路來。我想,以上種種,都是著眼于國內的調整,我們需要進一步深入研究。這里我想談一個更宏觀,也是更具根本性的問題,這就是,目前的所謂匯率風險,其根源來自美元霸權這個基本事實。如果這個問題得不到根本解決,匯率風險就會永遠成為懸在廣大發展中國家,特別是亞洲國家頭上的一柄利劍。
我們不妨勾勒一下全球經濟的總圖景。目前,從地緣上說,世界存在三大經濟集團:美國、歐洲和亞洲。從經濟總量上看,亞洲最大,歐洲次之,美國最小。但是,從金融方面看,則是美國最強,歐洲次之,亞洲最弱。如果再集中到國際貨幣和國際儲備手段上看。問題更為嚴重。迄今為止,我們的世界依然是美元霸權。在國際經濟交往中,亞洲國家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自己規模巨大的產品和勞務的出口,日益增加的資本的流入和流出,無論是計價還是實際的移轉,都必須以美元和歐元為載體,也就是說,匯率問題是我們永遠擺脫不了的制度安排。于是,匯率穩定與否,就永遠是我們宏觀調控所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
既然涉及匯率,就免不了要處理與美、歐之間的關系,就免不了要聽美、歐的話,有時還要仰他們的鼻息。這是非常痛苦的。這是問題的實質所在。由于美國和歐洲的貨幣在世界上處于關鍵貨幣的地位,這兩個國家和地區就不需要保持大量的外匯儲備,其貨幣政策就只要解決一個本幣的穩定性問題。而在廣大亞洲國家,我們就必須保留大量的外匯儲備,我們的貨幣政策必須實現兩個常常相互矛盾的目標,既有本幣穩定的問題,還有匯率是否適當、是否穩定的問題。這就復雜得多了。
所以,歸根結底,所謂匯率問題的核心,依然是亞洲國家在對外貿易和國際資本流動中,在國際經濟體系和國際貨幣體系中是否有話語權的問題。一個國家在所有的國際經濟活動中都要使用別國的貨幣,這個國家就沒有話語權,不管你經濟規模多大。這里沒有道理可言。爭取不到話語權,就必然會受制于其他經濟體,匯率爭端則是集中體現。所以,我們近年來一直積極倡導亞洲貨幣一體化,而且,我們更積極地倡導人民幣國際化。這樣做的目的,就是要創造一個合理的國際經濟和國際金融秩序,創造一個適合中國企業和居民生存的國際經濟環境。作者:魏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