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本世紀以來,隨著全球金融自由化以及中國“金融深化”以及“金融脫媒”的快速發展,中國銀行業金融機構的融資規模占全社會融資總量的比重有所下降,但影子銀行系統的迅速發展和壯大卻在相當大程度上改變了中國的金融結構,使得原有貨幣調控鞭長莫及,建立中國新型金融調控和風險監管體系已經刻不容緩。
所謂影子銀行是指通過杠桿操作持有大量證券、債券和復雜金融工具等的金融中間機構,包括投資銀行、對沖基金、貨幣市場基金、債券保險公司、結構性投資工具等非銀行金融機構,在全球范圍內,影子銀行要比傳統銀行增長更加快速,并游離于現有的金融監管體系之外,因此發生金融風險的概率也較大。
一、美國影子銀行導致的金融危機警戒
影子銀行已經深刻改變了美國的金融結構與金融運行的模式,在美國,影子銀行系早已成為美國貨幣創造的主體之一。在2007年初,美國影子銀行系統的總資產大約6.5萬億美元,而當時美國五大銀行的總資產大約六萬億美元,據初步統計,如果將美國危機前所有的金融資產(包括擔保債務憑證CDO、信貸違約掉期CDS、各種金融衍生合約以及可以交易和轉讓的各種資產等)價值都計算在內,虛擬資產總額達到400萬億-500萬億美元。因此,子銀行體系已經成為與傳統銀行體系平行的金融系統,其規模和影響力非常巨大。
影子銀行的個體性風險加上其迅速膨脹的規模,成為引發美國整個金融系統風險的重要因素。最典型的例子是信用違約掉期(CDS)。信用違約掉期(CDS)是一種類似損失保險的金融合約,債權人通過購買這類合約(類似支付保險費)的方式,將債務違約風險轉移。在2001-2006美國房地產市場如火如荼的幾年里,貪婪的投資銀行發現,CDS向下損失的風險不過是些保費,而向上的收益則極其誘人。投行把那些次級房地產貸款分類打包成債權出售給通過低利率杠桿握有大把美元的對沖基金們,同時買入CDS對沖風險。這樣,在CDS作為為固定收益資產提供一種保險情況下,信用評級機構給債券的評級也是高級別的,發行債券的成本也就大大降低,同時出售CDS的機構在房價上漲,違約率幾乎為零的情況下,不用持有實際債券也能發行CDS。這導致了CDS的急速膨脹。1997年,這個市場還只有1800億美元規模,但是到2008年,全球CDS信用違約掉期市場交易已經達到62萬億美元。這樣,由于CDS過度交易等帶來的杠桿放大,風險自然地轉移分散到銀行業系統和金融市場之中,這也使得整個金融體系暴露在一個巨大的系統性風險之下,并隨著美國房地產價格下跌引發了全球連鎖性的金融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