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創下15個月的新低,這似乎讓國人長長舒了一口氣,然而,從未來發展趨勢上看,通脹態勢面臨諸多不確定性,盡管短期內推動物價上漲的因素得到了有效控制,但長期壓力依然難以得到根本性緩解,成本推動型價格上漲將成為中國新的通脹壓力。
應該講,本輪通脹的回落是伴隨著宏觀經濟的下行開始的,我國經濟增速逐季走低,從2011年一季度的9.7%回落至三季度的9.1%,四季度GDP還將進一步下行,而與此同時,從2010年7月份啟動的這一輪物價較快上漲,而去年三季度以來,受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回落的影響,輸入性通脹壓力減弱。我國物價漲幅7月份達到同比上漲6.5%的峰值后,漲幅呈現回落趨勢。
此外,翹尾因素的消失也是物價漲幅回落的重要因素。當前CPI的趨勢性回落,與去年年初的物價走勢不同,去年上半年物價大幅上漲,其中有相當成分為翹尾因素所致。由于基數原因,2011年下半年CPI中的翹尾因素逐月下降,從7月份的3.3個百分點,到12月份的歸零,大幅減緩了CPI同比數據的上揚推力,然而目前翹尾因素已基本消失,可以說12月份物價4.1%漲幅全部歸于新漲價因素。表面上看,當前物價漲幅已經大幅收窄,但如果考慮到這已經沒有翹尾“水分”的影響,而是真真實實價格上漲的話,4.1%的漲幅也并不算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