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開放的最后時刻,資本市場的博弈牽動著大國的博弈和興衰,而中國銀行業積極參與變革與維新已別無選擇。用央行行長周小川的話說,央行不得不在2005年未雨綢繆,“加快金融改革步伐”。與資本市場進行的股權分置改革相比,國有商業銀行的股份制改革也將為后WTO時代金融版圖的重構獻上一道最亮麗的風景線。
引資之辯
2005年,銀行業在感受同門兄弟上市的快意,也不得不經歷著資本約束下轉型的痛苦之旅,甚至不得不接受“談婚論嫁”的命運。
引入外部戰略投資者,并以國際理念引導改革,被證實是解決上述改革難題的行之有效的方法,這也是十六屆三中全會確定的中國銀行業的改革路徑。按照剝離和核銷不良資產、財務重組、財政或外匯注資之后,2005年中國建設銀行成功引入美洲銀行等戰略投資者,并在香港上市,自此,國有商業銀行改革路線圖浮出水面。
可以欣喜地發現,外資的進入給中國銀行業帶來了亟需的資本金,并為國有銀行尋求海外上市增添了籌碼。到2005年10月末,共有19家境外金融機構入股16家中資銀行,外資投資入股國內銀行的金額已超過165億美元,占國內銀行總資本的15%左右。其中有100余億美元的股權交易發生在2005年,近60%來自國有銀行中行和建行 的戰略投資者。目前,中國銀行和中國工商銀行的引資工作也在緊鑼密鼓進行。顯然,展望2006年,除了農業銀行外,其他三大國有銀行和各自境外戰略投資者的聯盟將成為新格局下的“寡頭”,推動中國銀行業競爭全面升級。
而一度被視為開放后中資銀行競爭“死敵”的外資銀行,也在2005年被賦予了前所未有的新意——將有助中資銀行“脫胎換骨”的風險管理技術、產品創新能力,以及沖擊傳統“官商文化”的理念,并可以利用國際伙伴走向世界舞臺。
但是,圍繞國有銀行是否“賤賣”和外資入股是否危及國家金融安全的問題的爭論一直不絕于耳。初試建行成功上市的啼聲,擔綱金融重組之責的中央匯金公司再次被推向輿論的風口浪尖。如果“花錢買機制”,通過引入戰略投資者,能夠為形成一個良好的銀行體系帶來積極因素,從而提高國有商業銀行公司治理的效率,則堪稱中國金融之幸。但這仍確實要依賴于更多的制度保證和改革的后續推進。
創新之舉
從2005年7月21日至今,央行已推出了遠期、掉期、不涉及利率的掉期和遠期結售匯等多種產品和安排,隨著外匯市場做市商制度推出,即期交易中的詢價制度也將在2006年元月推出。隨著匯率機制改革的繼續深化,可以期待2006年匯率改革的主要的方向還是集中于完善匯率形成機制和為管理匯率風險提供新的市場、新的產品和新的交易機制,從而逐漸完善我國外匯市場的結構。
而隨著2005年央行匯率制度改革,中國銀行業開始承擔匯率風險的課題。如引入外匯做市商制度,則要求商業銀行在很大程度上將分散和承擔原來央行因持有大量外匯儲備所承受的壓力和風險;部分商業銀行持有的外匯資產會因為人民幣升值而縮水。如交通銀行最近的季報披露,人民幣升值造成該行數億元的稅前虧損;同時,銀行間外匯市場的迅速發展,使得銀行在操作外匯衍生品時面臨定價、對沖等多重風險。
此外,利率市場化改革的深入也將成為2006年銀行間市場的熱點。但在整個“十一五”期間,存款利率的“天花板”上限 和貸款利率的“地板”下限 可能還不會完全取消。管制利率和市場化利率同時存在,既可能增加經營的風險,也可能帶來各金融機構很多理財產品創新,與此相聯系,針對我國金融“脫媒”現象,我國金融市場特別是債券市場將有大的發展。其中最重要的創造就是推出各種可交易的利率產品,以及繼續加快短期融資券和企業債券的發行,改變間接融資比例過大的格局。
2005年底,最為值得慶賀的是,“開元”“建元”兩只資產證券化產品獲準招標發行,專家預測,資產證券化作為一種融資工具,將催生諸多金融業務創新。而資產證券化試點將有望擴大,未來股份制商業銀行也會加入試點行列。
混業可期
2005年,隨著《商業銀行設立基金管理公司試點管理辦法》出臺,三只銀行系基金也相繼推出,合起來發行規模突破了150億,無疑為2005年的基金發行添了一把火。
銀行系基金的出現,其意義遠不在基金本身,而是我國金融業走向混業經營的一個重要標志。銀行設立基金公司有利于提高銀行手續費收入,增強銀行的盈利能力,目前,各大商業銀行對于組建自己的基金仍樂此不疲,目前光大銀行等正積極申報設立銀行系基金。
與此同時,“保險系”、“證券系”的金融控股公司也將顯形。來自各方的信息表明,平安集團入主廣發行已成定勢,而人保集團也正在醞釀收購一家商業銀行和證券公司,其他幾家保險公司的意圖也相當明顯。
在加速開放的同時,混業經營將成為國內金融業的主流傾向,由此引發的對金融監管的挑戰。時變而法移,隨著《破產法》三審在即,有關金融企業破產制度也將破繭而出,加之《存款保險制度》等配套措施出臺,金融改革的法制化和制度化也將走向縱深。(申林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