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ndware數據顯示,2006年初-8月初,高盛在中國企業香港融資承銷排行榜中居首位,所負責融資交易138.16億美元
毫無疑問,中國正在成為國際大投行們的一塊金礦。
來自Bondware的數據顯示,今年年初到8月初,高盛以主承銷商或聯席承銷商身份所負責的融資交易(包括股票以及可轉債)高達138.16億美元,在中國企業香港融資排行榜中高居首位,所占市場比例為18.7%,而瑞銀集團的承銷金額也高達126.33億美元,所占比例為18.4%。
實際上,這些只是冰山一角。
據本報對公開資料進行的初步統計顯示,年內中國企業通過證券市場的籌資額(含A股和H股的IPO和可轉債)將突破3000億元,在中國經濟連年高速增長的背后,更大規模的證券市場融資和更豐厚的投行利潤已經不是懸念。
而在“中國籌資熱”興起之時,“華爾街開始走入金融街”。
美資投行占半壁江山
據Bondware統計數據顯示,2006年1月-8月,中國企業在香港地區融資承銷收入的前十名中,高盛和瑞銀集團位居冠亞軍,摩根大通排名第三,其交易筆數為12筆,承銷的融資額為58.61億美元,占市場份額的8.8%,而瑞士信貸第一波士頓、花旗及摩根士丹利分別以6.5%、5.9%以及5.8%的市場份額緊隨其后,另外四家分別是Caylon(法國東方匯理銀行)、美林證券、德意志銀行和BNP(百富勤),市場份額分別為3.5%、3.4%、1.7%和1.6%。
相比之下,高盛僅以4筆交易就使其總融資額高居榜首,其中,中國銀行功不可沒,瑞銀也因此受益。今年6月1日,中國銀行香港上市,籌集資金達到112億美元(約860億港元),這成為高盛和瑞銀投行業務的大頭。
而在這前十家榜單中,高盛、摩根大通、花旗、摩根士丹利和美林五家美資投行占據了半壁江山,其融資金額占市場份額合計為42.6%。
說中國是國際投行們的“金礦”并不為過。根據美國金融邏輯公司全球投資銀行技術部主管、高級商業分析師李曦寰的統計,去年有78家中國企業于世界各地的七大主要股票市場IPO上市,融資總額高達188億美元,占全球IPO融資總量的11.09%,就IPO融資總量而言,中國第一次超過日本,成為世界上僅次于美國的第二大IPO融資大國。
摩根大通中國區主席李小加向本報記者表示,招商銀行的H股上市將使得摩根大通今年的投行業務業績閃亮。
招商銀行將于9月22日在香港聯交所掛牌,其籌資額最多不超過207億港元,摩根大通、中金和瑞銀為其主承銷商。若招行H股籌資額達到207億港幣,則瑞銀的承銷金額將超過高盛,成為今年中國企業香港融資的最大贏家。而摩根大通盡管未能進位,但仍然可以為自己贏得一份值得稱贊的成績單。
招商銀行在H股的成功上市及隨后的工商銀行和中國人壽將在A股上市(其中,中國人壽預計發行15億股,籌資額約150億元,工商銀行擬發行不超過179億A股,加上其在H股的籌資,預計籌資額為100億-150億美元),這樣,年內中國A股和H股證券市場的融資額將在3000億以上。
華爾街走入北京金融街
逐鹿中國,正在成為國際投行的必然選擇。
“可以說幾乎所有的外資機構都在考慮與內地金融機構談與此相關的事情,大家都希望能有機會進來。”8月底,李小加在深圳表示。
8月14日,摩根大通宣布遷址,美國摩根大通銀行有限公司北京分行,香港摩根大通證券(亞太)有限公司北京代表處及摩根大通亞洲咨詢(北京)有限公司均遷入中國北京西城區金融街7號英藍國際金融中心20層辦公。在同一棟樓里辦公的,還有高盛和瑞銀。
“這可以說是‘華爾街走入金融街’的一個象征。”李小加說,“我們希望在一般意義的跨境業務之外,能夠更廣泛地介入中國市場。”
據wind資訊統計,自5月初融資開閘至9月4日,A股市場已完成41例融資項目,其中21只新股IPO,可轉債項目3例,配股1例,增發項目22例,共募集資金937.36億元。
據中國證監會統計,2006年1-7月份中國企業通過H股市場共籌資(包括IPO和再融資)134.3億美元(計1074.93億元人民幣)。
盡管A股市場目前的籌資額還趕不上H股,但是考慮到A股市場從2005年5月股改啟動后就停止融資,直到2006年5月才恢復融資功能,在短短四個月內融資額直逼H股,可見A股潛力之大。
因此,不難理解,為何除了瞄準中國企業海外IPO之外,這些國際投行們也開始把眼光轉向中國A股市場。
對于國際投行而言,要在A股一級市場上分一杯羹,最便捷的方式莫過于通過收購一家中國本土券商,以此獲得其在中國的投資銀行和經紀業務方面的牌照。
如果說中金是摩根士丹利十年前在中國播下的一顆種子,那么從兩年前起,外資投行的種子開始遍地發芽。
2004年注冊資本金10.72億元的高華證券成立,今年6月份,瑞銀重組北京證券成功,注冊資本金30億的瑞銀證券誕生;此外,摩根大通接洽遼寧證券,摩根士丹利密洽山西證券,外資并購潮風起云涌的背后透射出其對一個融資大國的期望。
本土力量初長成
與此相對應,本土券商將面臨巨大的考驗。原因是,與國際投行相比,國內投行還有很大的差距。
以瑞銀為例,僅中國銀行一單,就可與高盛共享20億元的承銷收入,工商銀行的發行,估計也將給包括瑞銀在內的承銷商帶來20多億元的承銷費。
而國內的“頂級”券商在此方面的收入與之相去甚遠。以中信證券為例,其中報顯示,證券發行業務收入只有1.1億元(不包括中國銀行承銷費),表現最好的中國國際金融公司的半年報顯示,其證券承銷業務的收入為2億元。
值得慶幸的是,在本土市場融資擴張的同時,摩根大通和摩根士丹利等國際投行由于受到政策限制,還無法完全參與其中。然而,根據WTO承諾,2006年底中國將向外資開放金融市場,留給本土券商的時間已不多了。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8月18日,完成發行的21只新股給相關投行帶來的收入超過10億元,其中僅中國銀行200億元的募集金額就給中信證券、銀河證券、國泰君安三家券商貢獻了近5億元的承銷保薦收入。
“要看到目前A股市場和H股市場的差異。”興業證券研究部總經理孫國雄認為,有些因素并不是由投行本身造成的。
“H股的發行是市場化的,拼的是公司實力、定價能力和客戶資源,這些優勢國內投行暫時還發揮不出來。”
申銀萬國證券研究員蔣健蓉亦認為,本土投行和外資投行的差距,與其說是能力上的差別,毋寧說是市場環境的差別,“比如為了給股改讓路,停發新股一年,投行必然顆粒無收。”
“當然,如果國內的投行不加速整合,未來是比較危險的。”孫國雄說。
實際上,馬太效應已經顯現。據統計,5月融資A股市場開閘迄今,在887.75億元的融資額中,前十位券商承銷總金額已達764.13億元,占5月以來融資總額的86.07%。僅中信證券一家的募集資金總量就達301.78億元,位居第一,幾乎是排在第二名的中金的兩倍。(鄒愚 周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