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批免费视频播放免费,两性午夜刺激性视频,天堂v亚洲国产ⅴ第一次,日韩肉丝袜免费无码Aⅴ

首 頁 要聞 發展觀察 新聞跟蹤 經濟發展 減貧救災 社會發展 全球招標投標 商務資訊 觀察思考 發展報告 數字報告 白皮書 中國之窗 世行在中國
政策解讀 宏觀經濟 區域發展
行業動向
行業規劃 金融證券
金融法規
貿易發展 工程項目 企業發展
國情公報 經濟數據 經濟名詞
發展要聞  -中國女干部比例近40% 已有9位女性國家領導人 婦女就業比例45% -4月份CPI維持3%高位 央行或有后續緊縮政策 CPI向上趨勢難改 -第60屆世衛大會再度拒絕涉臺提案 國際衛生條例適用于中國全境 -交行A股開盤14.20元漲79.75% 海外投資者一周內從股市撤出$5億 -中石油獲世界最大汽田鉆探權 國企將成企業義務石油儲備主力 -基金私募將開閘 單筆不低于5000萬 銀行參與股指期貨將有章可循 -"十一五"我國將重點發展八大高技術產業 擴大民用飛機產業規模 -中國6省份爭奪第3個新特區名額 長三角城市居民收入增14.6% -免費師范生辦法出臺 國家鼓勵終身從教 須回生源地執教十年以上 -中國將采取五項舉措提高企業職工工資
入世五年來中國銀行業:大膽改革 走向市場
中國發展門戶網 www.chinagate.com.cn  2006 年 12 月 14 日 
字號:    打印本文章 寫信給編輯

在中國成為世界貿易組織第143個成員五年后,改制上市在悄然改變中國銀行業形象和增強中國銀行實力的同時,更把中國的銀行業推向與國際同行競爭的最前沿。

走向市場——中國銀行業的大膽選擇

從交通銀行到建設銀行,從中國銀行到工商銀行,近幾年,來自中國的銀行不斷創造的IPO新記錄,成為全球資本市場上的最大看點之一。中國商業銀行的價值越來越得到國際資本的認可,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中國國有商業銀行改革取得的成果。

中國的銀行業在金融體系中擔負著較發達國家更重要的角色,建設一個健康穩健而富有活力的銀行體系對于中國具有更加重要的意義。加入世貿組織后,對外開放步伐的加快,使中國的銀行業改革顯得尤為迫切。

2003年底,國務院決定中國銀行和中國建設銀行實施股份制改造試點。這一舉動表明了黨和政府按照市場經濟規律搞好國有商業銀行的堅強決心,也意味著股改上市被確定為中國銀行業改革的一個優先選項。

2005年10月27日,在成功實施了一系列改革計劃后,建設銀行率先在香港發售約90億美元的股票——這不僅是當時境內企業在海外最大的IPO和香港有史以來最大的IPO,也是四年間全球最大的股票發行。有業內人士評價稱,這是中國國有商業銀行改革的一項重大突破,是中國銀行體系融入國際金融市場的真正開始。

但是,建行的紀錄并沒有保持太久。2006年6月1日,中國銀行在香港掛牌上市,籌資97億多美元,超過建行成為近六年來全球最大的公司IPO籌資。一個月后,中行“回歸”國內A股市場,為國有銀行股改上市提供了新的模式和示范效應。

在建行上市一周年的日子——2006年10月27日,中國規模最大的銀行——中國工商銀行在香港和上海兩地同時踏進資本市場。作為全球迄今規模最大的IPO項目,工行“A+H”成功上市被視為中國資本市場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標志性事件。工行以22倍的市盈率和2.23倍的高市凈率成功發行,創出了多個“全球第一”的新紀錄。

作為中國國有商業銀行的最后堡壘,農業銀行的改革雖然更為復雜,但有關方面已經宣布,“整體改制,擇機上市”已經被確定為農行改革的基本思路。農行,正在為此進行全力準備。

“大膽改革,走向市場,是中國銀行業提高其國際競爭力的必由之路,也是中國經濟發展的迫切需要。”建設銀行董事長郭樹清說。

上市,帶來哪些變化?

中國社科院金融學博士徐大公說,國有銀行在境內外證券市場上市,其目標是要最大限度地提高資本運營效率,最大限度地提高社會資源的配置效率,最大限度地保證國有資本的安全和增值。

隨著改革措施的逐漸到位,中國銀行業一些長期存在的深層次問題初步得到解決,其整體競爭力有了明顯提高。有關統計顯示,中國商業銀行的不良資產率已經從上世紀末的26%以上下降到目前的10%以下;資本充足率大大提高,盈利水平大幅度上升,增長后勁得到市場認可。

銀監會有關負責人說,股改上市帶給中國銀行業的變化突出表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初步建立了相對規范的公司治理結構。上市銀行的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和高級管理層之間逐步形成了各司其職、有效制衡、協調運作的機制。按照國際公眾持股銀行標準和境內外監管規則的要求,推動董事會構成高度專業化和國際化,成為這些銀行的行為準則。

二是通過改革,內控機制建設逐步得到加強。這些銀行初步形成了相對獨立的內控體系和完善的風險防范體制。

三是與戰略投資者在風險管理、公司治理與內部控制、財務管理、資產負債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等方面展開的業務和技術合作,成為上市銀行提升經營管理水平的一個捷徑。

以建行、中行和工行三家國有控股上市銀行為例,截至2006年6月底,三家銀行的資本充足率、資產質量和盈利能力等財務指標均較改制前顯著改進,財務狀況呈現較強的可持續性,三家銀行的稅前利潤均達到歷史同期最好水平。

“通過改革,試點銀行主要財務指標已接近國際較好銀行水平,正努力向資本充足、內控嚴密、運營安全、服務與效益良好的現代股份制商業銀行邁進?!比嗣胥y行有關負責人評價說。

把握機遇,直面挑戰

對于中國銀行業改革取得的成效,國內外的反映普遍是積極、正面的。

北京大學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認為,銀行市場的進一步對外開放,在給中國銀行業帶來挑戰的同時,也給金融市場帶來三大機遇:一是促進充分競爭,在競爭中增強實力;二是外資銀行進行更全面的人民幣業務,給企業提供更多的資金支持渠道;三是有利于中資銀行在海外的發展,可以為中國企業“走出去”提供更多的支持。

中國銀監會主席助理王兆星說,中國銀行業全面開放后,外資銀行對國內銀行的挑戰和沖擊是一個必然結果,這些挑戰既有理念上的,也有管理和內在機制上的,既有技術服務上的,也有客戶資源上的。關鍵是我們如何把這種挑戰轉變成我們發展的機遇,如何把這種競爭轉化為我們發展的空間。

工商銀行副行長李曉鵬說,進一步推進各項改革和創新,提高風險控制能力、客戶服務能力、市場競爭能力和綜合盈利能力,是打造國際一流商業銀行,在競爭中取勝的關鍵。建設銀行有關負責人表示,外資金融機構將帶來新的技術、新的管理和服務理念、新的產品與服務,這將進一步推動和促進中資銀行的管理能力和服務水平,強化金融產品與服務的創新,使客戶享受到更全面、更優質的金融產品及服務。

“雖然外資銀行的進入咄咄逼人,但是銀行業畢竟是一個本地企業占有較大優勢的行業。通過改制上市,引入新的管理機制,在與外資銀行同臺的競技場上,中資銀行應該具有相當的競爭能力?!眹倚姓W院教授朱國仁說。

“但必須清醒地認識到,治理機制上存在的問題不是一上市就能徹底解決的,有些問題如果把握不好,就會斷送改革的成果。”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吳曉靈說:“對銀行業全面開放帶來的挑戰,對改革的長期性、復雜性和艱巨性,我們都要保持十分清醒的認識。”

來源: 新華網

相關文章:
相關專題:
圖片新聞:
2007世界競爭力評比:中國大陸首度超過臺灣地區
中石油稱冀東南堡油田可開采100年 開發成本近60億
更多 >>

觀察與思考
中國金融改革之路 六大焦點
· 2008北京奧運商機
· 07中央財政資金流向 三農重中之重
更多>>
中國發展報告
中國改革評估報告 / 中國數字報告
· 中國企業家看社會責任
· 全國農業統計報告 / 農業發展報告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