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經濟發展,離不了金融的支持。隨著新農村建設的推進和農村金融改革的破題,農村金融商機已經凸顯。
在兩會上,不少代表委員呼吁國家政策進一步向農村金融傾斜,夯實農村金融的基礎,使農民貸款不再難。
門檻降低農村金融商機凸顯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用了很長的篇幅來部署農村金融改革的任務:“構建分工合理、投資多元、功能完善、服務高效的農村金融組織體系”“適當調整和放寬農村地區銀行業金融機構準入政策,鼓勵各類資本進入農村金融機構。”
在農村金融改革全面啟動之時,降低政策門檻已使農村金融市場商機凸顯。
中國銀監會主席劉明康說,目前一些大型金融機構已對參與農村金融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國內已有十幾家大型銀行表達了意向,國外的匯豐銀行、渣打銀行以及尤努斯的銀行也紛紛表示要來參與村鎮銀行的建設。
劉明康說,任何資本無論是外資、企業、民營還是私人資本,只要符合條件都可以進入。目前,6個省區已在搞農村金融改革試點,其中就包括吉林省。
保持清醒 要尊重農民自主權
雖然農村金融改革已經全面啟動,讓人看到了農村金融市場的希望。不過,一些代表委員也認為,要想徹底解決農村融資難的問題,還需要一個過程,不能一蹴而就,對此要有清醒的估計。
全國政協委員林毅夫說,國家要進一步鼓勵各類資本到農村地區新設主要為當地農戶提供金融服務的村鎮銀行。鼓勵農民、農村小企業、行業協會按照自愿原則,發起設立社區性信用合作組織和資金互助組織,在成員內部開展資金互助和金融服務。對農民自己興辦的金融合作互助社和行業協會進行的借貸業務,應免征各種稅賦。
抓“擔保”抓“小銀行”抓“龍頭”
地方政府要找準三“抓手”
據新華社北京3月11日電(記者李亞彪王勉)年我國農村金融改革將踏上“破冰之旅”。出席兩會的部分代表委員認為,當務之急地方政府要找準三個“抓手”。一是抓“擔保”。全國人大代表何培嵩說,完善農村信用擔保體系,建立政策性保險公司是農村金融健康發展的助推器。成立政策性農業保險公司,可以化解銀行和農民的風險,激勵商業銀行增加“三農”貸款投入。二是抓“小銀行”。實踐證明,在沿海發達地區,“小銀行”可以為農村服務發揮大作用。三是抓“龍頭”。現在很多商業銀行并非沒有向農村放貸的愿望,放貸難的原因之一是按照各家商業銀行的標準,符合條件的客戶不多。沒有農業龍頭企業,商業銀行和“三農”之間難以實現有機聯系。
農民為何貸款難?
農民為何貸款難?正在參加全國政協十屆五次會議的委員們對此進行了深入分析。
農村金融服務功能弱化。目前面向農村的信用社只有最基本的存貸款業務,且貸款手續繁雜。金融環境不佳。一些地方存在著行政干預,支農金融部門內控制度不嚴、經營管理不善等問題。貸款范圍、額度未適時調整。劉漢元指出,目前農村對資金的需求已不再僅僅局限于傳統的農業生產,而更多的趨向于加工、運輸、經商、助學等方面。“但金融機構忽視了廣大農村對貸款使用的新情況和新變化,仍對農村小額貸款的用途和范圍進行嚴格限制,從而導致了真正有資金需求、有生產經營能力的農戶很難獲得貸款。”信用和擔保體系不完善。林毅夫委員說,農戶一般缺乏可供抵押的資產,銀行需要掌握農戶的信用、經營能力、未來的收入流等情況,才能降低貸款的風險。
相關閱讀
四川儀隴惠民村鎮銀行有限責任公司等5家新型農村銀行業金融機構,在兩會召開前已獲得銀監會的批準。由吉林省閆家村32位農民發起的閆家村百信農村資金互助社在3月9日已成立。這家資金互助社會員用最低100元作為入會費,可以享受入會費十倍以內的貸款額度。
出謀劃策 熱議“窮人銀行”
孟加拉國經濟學家尤努斯在過去30多年里建立了一個有1200個分行、遍及4.6萬多個村莊的銀行系統,惠及400多萬孟加拉國農村的貧困人口,并由此榮獲2006年諾貝爾和平獎。
“窮人銀行”能否辦下去關鍵在于信用,包括銀行管理者的信用和借貸農戶的信用。從整體上說,中國農民還是比較守信用的,他們居住地相對固定,如果一個人名聲壞了,在當地就什么事也做不了。全國人大代表、中國人民銀行長沙支行行長繆曼聰
農村金融機構本身實力較弱,再加上正在探索中,需要輔導和監管。他認為,所有開設農村金融機構的縣應該有銀監會的機構,每個相關鄉鎮都應有銀監會派出的人。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商銀行安徽省分行行長趙鵬
(新華社北京3月11日電 )
(黑龍江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