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批免费视频播放免费,两性午夜刺激性视频,天堂v亚洲国产ⅴ第一次,日韩肉丝袜免费无码Aⅴ

首 頁 要聞 發展觀察 新聞跟蹤 經濟發展 減貧救災 社會發展 全球招標投標 商務資訊 觀察思考 發展報告 數字報告 白皮書 中國之窗 世行在中國
政策解讀 宏觀經濟 區域發展
行業動向
行業規劃 金融證券
金融法規
貿易發展 工程項目 企業發展
國情公報 經濟數據 經濟名詞
發展要聞  -證監會:券商須讓投資者理解"買者自負"原則 加強投資者教育 -北京:企業拖欠工資最高罰款3倍 出口企業調查:與人民幣升值賽跑 -民政部加緊慈善立法 將改變管理缺位現狀 將簡化捐贈免稅手續 -第四次生育高峰到來 粵年產一個百萬人口縣 06年200萬夫妻離婚 -滬深總市值首破18萬億 股市收盤下跌 B股持續重挫拖累A股 - 京流動人員檔案新規:不入社保不能存檔 滬探索居家養老服務模式 -四大鋼廠聯手開發海外礦產資源 中鋼協駁斥"中國鋼鐵威脅論" -新企業破產法將推出 政策性破產明年終結 鼓勵銀行向小企業貸款 -第二次中美戰略經濟對話閉幕 -中國明確義務教育政府負全責 經費須報人大批準 部分高校擬改名
滬深完成或進入股改程序市值達98%
中國發展門戶網 www.chinagate.com.cn  2007 年 04 月 27 日 
字號:    打印本文章 寫信給編輯

股改兩周年在即。截至4月20日,滬深兩市已完成或者進入改革程序的上市公司共1290家,占應股改上市公司的96%,對應市值占比98%,超過三分之一的省(自治區、直轄市)轄區內公司已經全部股改。有關人士表示,對于尚未進入股改程序的上市公司,有關部門預計將不會出臺新的政策措施。

中國證監會主席助理劉新華昨日在出席第二屆中國中部投資貿易博覽會“利用資本市場改組改造國內企業”國際研討會時評價說,股改基本完成,為資本市場規范運行奠定了制度基礎。股改解決了長期以來影響上市公司規范發展的機制性問題,為完善資本市場功能、推進市場創新發展創造了基礎性條件。

數據·僅剩50余家公司還未股改

截至4月20日,1290家公司已完成或進入股改程序,僅剩50余家公司未股改,其中有13家公司為股改方案未獲通過。在剩余的50余家未股改公司中,總股本72億、流通股本7.2億的上海石化是市值相對最大的公司。

從市值來看,目前滬深應股改公司總市值為104979.3億元,已股改公司的總市值達102355.6億元,已股改占比約為98%。除了黑龍江以外,其他省(自治區、直轄市)已股改市值占比均已超過90%。 應股改市值較大的北京、上海、廣東,已股改市值占比均已超過95%,其中北京已股改市值占比高達99.9%,未股改公司僅剩一家。黑龍江省的已股改市值占比僅為77%,為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中最低。

超過三分之一的省(自治區、直轄市)實現轄區內公司全部股改,已股改家數占比低于90%的目前只有黑龍江和天津。北京、甘肅、廣西、河北、河南等9省(自治區、直轄市)未股改公司均只剩1家,未股改公司家數較多的為廣東、黑龍江等。

各地股改進程

省(自治區、直轄市) 應股改家數 已股改家數 已股改家數占比(%)

安徽省 45 45 100.00

貴州省 17 17 100.00

江西省 24 24 100.00

遼寧省 47 47 100.00

內蒙古自治區 18 18 100.00

寧夏回族自治區 11 11 100.00

青海省 9 9 100.00

山東省 73 73 100.00

山西省 22 22 100.00

西藏自治區 8 8 100.00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27 27 100.00

江蘇省 87 86 98.85

北京 84 83 98.81

上海 135 132 97.78

河北省 34 33 97.06

吉林省 32 31 96.88

河南省 31 30 96.77

浙江省 86 83 96.51

陜西省 24 23 95.83

廣西壯族自治區 22 21 95.45

云南省 22 21 95.45

四川省 64 61 95.31

甘肅省 19 18 94.74

廣東省 150 141 94.00

湖北省 59 55 93.22

湖南省 44 41 93.18

重慶 28 26 92.86

福建省 43 39 90.70

海南省 20 18 90.00

天津 25 22 88.00

黑龍江省 29 24 82.76

分析·未股改公司多屬業績不良

與去年底公布的統計數據相比,截至4月20日的數據中,已完成或者進入改革程序的上市公司絕對數量減少了11家,降了一個百分點。

據介紹,絕對數和占比下降的原因,一是因為有的股改方案不能保證質量,沒有通過審核;二是一些公司中途退出了股改程序。但因這11家公司市值微小,從而在股改市值占比方面幾乎沒有形成影響,股改對應市值占比仍為98%。

業內專家分析說,剩下的未股改公司,多數都屬經營陷入嚴重困境,業績不良,股改難度特別巨大的類型。對于這些公司而言,恐怕唯一的股改模式就是重大重組與股改相結合。

據悉,證監會股改辦的機構設置一時還不會撤銷,對于后續啟動股改程序、報送股改方案的上市公司,股改辦仍將按照之前程序接收方案,進行審核。

評價·市場信心恢復交易變活躍

“如果說股改第一年主要工作是播種的話,那么股改的第二年就是邊播種邊收獲了。”證券行業有關人士表示。

以“邊播種”的角度看來,股改第二年,滬深兩市有422家上市公司已完成或進入改革程序,公司家數占比從65%進一步提高到96%,對應市值占比從70%提高到98%。雖然股改公司家數和市值相比股改第一年有所下降,但在已股改公司本身已占多數,股改第二年的工作實現了“年內基本完成”的目標,使市場進入真正的全流通時代,本身就意義重大。

股改收獲的最直觀體現,就是市場信心的恢復、交易的活躍和估值水平的提高。一年前,上證指數為1400多點,現在,上證指數已經攀升到3700多點;一年前,滬深兩市日交易額三、四百億元,現在,兩市日交易額動輒即在2000億元以上;一年前,兩市A股市盈率水平不到20倍,現在這個指標已經翻番。

由于兩類股東利益趨向一致,市場徹底擺脫了長期困擾的融資恐懼癥,一年來A股首發和再融資總額已經超過3000億元,有力支持了國民經濟建設。

“全流通之后,上市公司大股東更加關心二級市場股價表現,也更愿意把業績做到上市公司里面,這和股改前是很不一樣的。”銀河證券一位投行人士表示,去年年報和今年一季報的鮮亮表現,都是這種情況的證明。

同時,由于在股改的同時加強了對上市公司大股東占款等問題的解決力度,長期困擾上市公司的歷史遺留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另一方面,市場的效率也因股改提高,市場化為導向的證券發行、并購重組和產品創新機制初步形成。

■記者觀察

股改提振A股影響力

□本報記者 王麗娜

內地資本市場股權分置改革自實施以來已滿兩周年,回頭一看,股改的確給資本市場帶來了許多意想不到的改變。它不僅令持續低迷四年之久的A股市場重拾往日雄風,同時也在改變著香港市場的結構與投資者的投資行為。

“在香港股市開市前,我們會先關注A股市場的表現,然后再判斷香港市場當天的走勢,并決定自己的投資行為,A股成為港股的風向標,與以前截然相反。”香港一家證券行的研究部主管告訴記者。他說,由于內地股票市場較香港市場早半個小時開市,香港市場的投資者一般在開市前先關注A股市場的走勢,看看有無利空消息,哪些板塊出現異動等,然后再計劃自己的投資行為。而以前,香港投資者首先會看美國股市的走勢,對于A股幾乎不會特別關注。

記者近日走訪了這家證券行的研究部,當日上午9點40分左右內地A股市場出現急劇下跌,香港股市還沒有開市時,這里的研究人員首先談論起導致A股走軟的各種利空因素,甚至關注A股大盤的走勢。一位研究員當時就告訴記者,如果A股出現急跌,必然會拖累在香港市場上市的中資股走勢,而目前恒生指數成份股中含有多只大型中資股,如中移動、國壽、工行與建行等,因此,恒生指數無疑將會受到影響。該研究員表示,根據經驗,如果A股市場出現急跌,他會建議中線投資者觀望,短線投資者則在香港市場一開盤最好賣出。

該證券行研究部的主管告訴記者,2000年以來內地經濟一直保持強勁增長,不過作為經濟晴雨表的股票市場卻步入了熊市,同時也導致香港市場上的中資股存在被嚴重低估。他舉了一個例子,馬鋼H股1993年底以2.27港元的發行價上市后,股價一直下跌,1999年1月股價最低跌至0.2港元。當時,他經過研究后認為,馬鋼股份是一個具有優質資產的上市公司,股價被嚴重低估。于是,他就在1999年4月開始以0.35港元買入馬鋼H股。后來的事實正如他所料,馬鋼H股從2003年開始穩步上揚,于今年1月創下了5.87港元的歷史新高,昨日收報5.38港元。

事實上,恒指服務公司以前一直以H股股權并非全流通為理由將H股拒于恒指成份股門外,但是隨著在港上市的H股市值與成交量的不斷增加,其對香港股市的影響也與日俱增,最終導致恒生指數的代表性逐漸減弱。從去年初開始,股改就不斷將H股送入恒指,目前恒生指數成份股中共有5家H股,包括建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石化、工商銀行和中國人壽。而隨著越來越多的H股不斷加入恒指成份股,H股在香港股市結構中的主導地位也漸趨明朗。 (周翀 周韜)

來源: 上海證券報

相關文章:
相關專題:
圖片新聞:
2007世界競爭力評比:中國大陸首度超過臺灣地區
中石油稱冀東南堡油田可開采100年 開發成本近60億
更多 >>

觀察與思考
中國金融改革之路 六大焦點
· 2008北京奧運商機
· 07中央財政資金流向 三農重中之重
更多>>
中國發展報告
中國改革評估報告 / 中國數字報告
· 中國企業家看社會責任
· 全國農業統計報告 / 農業發展報告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