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批免费视频播放免费,两性午夜刺激性视频,天堂v亚洲国产ⅴ第一次,日韩肉丝袜免费无码Aⅴ

首 頁 要聞 發展觀察 新聞跟蹤 經濟發展 減貧救災 社會發展 全球招標投標 商務資訊 觀察思考 發展報告 數字報告 白皮書 中國之窗 世行在中國
政策解讀 宏觀經濟 區域發展
行業動向
行業規劃 金融證券
金融法規
貿易發展 工程項目 企業發展
國情公報 經濟數據 經濟名詞 采購商
發展要聞  -五月份中國CPI同比漲3.4% 創兩年來新高 預期再次加息調控  -中國通過電力加價 減少電廠二氧化硫排放 南堡油田鉆井將零排放 -中國新特區下一站:武漢長株潭在望 成渝新特區:優惠政策下月定 -俄公司稱東線石油管道至中國支線造價超4億$ 伊朗希望在華儲油 -中國南方洪澇災害已造成1063.8萬人受災 71人死 將再遭暴雨襲擊 -制止擇校費是城市義務教育治理重點 國民受教育水平將明顯提高 -央行新規:切斷恐怖融資鏈條 包括安理會決議所列恐怖組織 全文 -中國城市環境仍存在三方面突出問題 06年城市環境考核結果發布 -中國航空打造西部空中絲綢之路 新疆6月10日起開辦入境口岸簽證 -新車船稅7月起征繳 稅額上限平均提高一倍
QFII一季度調倉忙:狂減金屬股 增倉機械股
中國發展門戶網 www.chinagate.com.cn  2007 年 05 月 10 日 
字號:    打印本文章 寫信給編輯

QFII前十大重倉股

股票名稱 持有市值(萬元)

美的電器 200934.91

S深發展A 185529.37

浦發銀行 168240.44

大秦鐵路 161551.58

平煤天安 107389.99

招商銀行 75166.07

萬科A 71630.69

中聯重科 60556.40

大同煤業 59948.69

宇通客車 57386.29

 

盡管今年一季度QFII的A股倉位整體變化不大,但其大幅調整了持倉結構:在增倉機械股的同時,狂減金屬股。剛剛公布的上市公司一季報,將QFII的最新持倉謎底大白于天下。

增倉機械設備股

根據上市公司今年一季報統計,QFII共出現在243只股票的前10大非限售股股東中,累計持有市值361.33億元。重倉持有機械設備、金融保險、交通運輸及倉儲業三大板塊,持有市值分別為73.98億、64.89億、51.39億元。

而上市公司去年年報顯示,QFII在上市公司前十大非限售股中持有的市值為303.72億元。由此一季度末時QFII持有市值增加了57.61億元,增幅為18.97%。不過,考慮到今年一季度上證綜指上漲19.01%,QFII總體倉位基本保持穩定。

QFII整體倉位雖然穩定,但其持倉結構卻發生了微妙變化。去年年報顯示,QFII當時三大重倉板塊分別是金屬、金融保險、機械設備業,持有市值為63.98億、61.28億、45.84億元。比較后不難發現,QFII今年一季度大幅增倉了機械設備業股票,持有市值增加了28.14億元;與此同時,QFII猛減金屬股,該板塊由去年年報時第一的位置,滑落至今年一季報時的第五位,持有市值減至22.9億元,大減41.08億元。

前十大重倉股變化大

QFII今年一季度的調倉行為,還可以從其前十大重倉股的變化中顯現出來。統計顯示,今年一季度末,QFII的前十大重倉股是美的電器、S深發展A、浦發銀行、大秦鐵路、平煤天安、招商銀行、萬科A、中聯重科、大同煤業、宇通客車,持有市值分別達20.09億、18.55億、16.82億、16.16億、10.74億、7.52億、7.16億、6.06億、5.99億、5.74億元。

根據上市公司去年年報統計,當時QFII的前十大重倉股則是招商銀行、寶鋼股份、浦發銀行、鞍鋼股份、上海機場、萬科A、燕京啤酒、S深發展A、美的電器、宇通客車。兩者比較可以看出,寶鋼股份、鞍鋼股份、上海機場、燕京啤酒從前十大重倉股中消失了,而大秦鐵路、平煤天安、中聯重科、大同煤業則成為QFII的新寵。

今年一季度,QFII增倉美的電器的力度比較大。在其前十大非限售股股東中,共出現了6家QFII的身影。尤其是摩根士丹利一季度大幅增持美的電器1469.36萬股,持股數達1890.04萬股,成為其第三大股東。瑞士信貸一季度小幅增倉美的電器25萬股,以2620.67萬股持倉,穩居其第二大股東的位置。此外,比爾及梅林達蓋茨基金會、耶魯大學、高盛公司、富通銀行等QFII,也出現在美的電器的前十大股東中。

來源: 中證網

相關文章:
相關專題:
圖片新聞:
中國首列國產時速300公里動車組年底將竣工下線 明年批量交付
南方暴雨洪澇已致66死12失蹤 近900萬人受災 降雨仍將持續
更多 >>

觀察與思考
中國金融改革之路 六大焦點
· 2008北京奧運商機
· 07中央財政資金流向 三農重中之重
更多>>
中國發展報告
中國改革評估報告 / 中國數字報告
· 中國城市發展報告(2006年)
· 中國企業家看社會責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