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由中國證監會完成的內部報告近期提交給國務院。據悉,該報告指出,股市目前雖然存在一定泡沫,但并不是全面性的,而是結構性的,一些藍籌公司的股價仍然在合理的范圍內。不過,股市資金推動型的特性還是比較明顯,過剩的流動性需要進行一定的疏導。
知情人士認為,在對股市的監管上,證監會已經不再依靠行政手段的力量,而是通過完善監管制度的方式讓逐漸制度化的市場進行內在的自我調節。
激情爆棚的股市
不斷創造著歷史高點的中國股市超越了所有人的想像力,激情在市場上持續蔓延,一批大盤藍籌股在資金的推動下連續走高,中國銀行、寶鋼股份、中國聯通在最近的一個多月里累計漲幅都在25%左右。
“資金還在向股市聚集。”工商銀行的一位人士說,“居民儲蓄分流仍然是股市資金供給的主要來源,從近一段時間銀證轉賬的情況看,股市對儲蓄的吸引力不減。”
公開資料顯示,4月份A股市場的存量資金單向流入近2500億元,兩市新開A股賬戶478.75萬戶,均創下歷史新高。截至4月末,A股市場存量資金達到驚人的9800億元。
申銀萬國的研究報告指出,在4月份接近2500億元的流入資金中,機構資金只有1/3,約830億元(主要為新基金募集和老基金持續申購),其余1600億元以上來自個人資金,個人資金與機構資金的比例已經達到了2:1。而在去年的11、12月,兩市的資金九成以上來自機構。
短短幾個月,A股市場的新資金主流已經基本轉換至以個人為主。尤其是最近3個月內,個人資金流入量達到3000億元以上。這種情況說明,全民炒股的現象還在加劇。
上周,伴隨著天量成交,上證指數歷史性地到達4000點。各種擔憂也與上升的指數如影隨形。一些外資投行呼吁管理層出臺更多政策為股市降溫。但跡象表明,中國股市多年來的“政策市”特征正在消失。
“個人投資者澎湃的投資熱情引起了監管部門的關注,適當疏導這種熱情,讓股市更加理性是監管層目前正在考慮的問題。”一位接近證監會高層的人士說,“但現在應該不會出大的調控政策。”
以市場調節為主
分析人士認為,管理層已經在監管手法上轉向,讓市場進行內在的自我調整,逐步取代過去依靠行政干預調控股市的做法。
值得注意的是,在股市連續創出新高的同時,相關部門采取的是相對溫和的降溫措施,無意主動打壓市場,而是回歸監管本身。對于市場風險的提醒,也是間接表達。
顯然,證監會雖然也試圖疏導股市的投資熱情,但與以往有顯著不同。
知情人士稱,證監會近期完成了一份內部報告并提交國務院。該報告指出,股市目前雖然存在一定泡沫,但并不是全面性的,而是結構性的,一些藍籌公司的股價仍然在合理的范圍內。不過,股市資金推動型的特性還是比較明顯,過剩的流動性需要進行一定的疏導。
加強信息披露規范,是監管部門采取的對策之一。
4月17日,上海證券交易所發布《2006年自律監管工作年度報告》,其中指出,今年上證所的自律監管將在繼續做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監管工作的同時,繼續加大對市場一線監管的力度。
一位基金經理表示,“現在的市場是結構性問題,從監管層傳遞過來的信息也是如此。管理層主要是通過加強監管和投資者教育的方式來對市場進行擠壓投機泡沫 (如提示風險,進行風險警示,上市公司監管等等),更希望通過市場自發來進行調節。另外,因為整個市場已經越來越龐大,通過行政干預這個市場難度更大、成本也更高。”
廣發證券分析師龍繼軍認為,盡管短期內股指震蕩幅度可能加大,但在上市公司盈利大幅增加及場外資金充裕的大背景下,調整只能改變牛市的“速率”,而不能改變其“趨勢”。“在沒有其他實質性利空出臺的情況下,后市仍有望繼續震蕩走高,我們對股市還是充滿信心。”他說。
一位私募基金經理也認為,“管理層出臺政策打壓股市不太可能,畢竟是牛市行情。但現在確實點位比較高,股市已經有一定的泡沫存在。”
市場分析人士稱,可能用來分散股市中投資者關注目標的舉措之一是股指期貨的推出。預計股指期貨將會比預期提前推出。而且近日公布的股指期貨有關規則顯示,相關部門將對交易進行嚴格監管。如最低保證金門檻提高到10%,每個客戶號的持倉限額為600手,這都意味著監管層抑制投資者對股指期貨的投機預期。(張勇 黃利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