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證所固定收益證券綜合電子平臺已具備構建完整國債收益率曲線的雛形,并可為公司債定價提供重要的參照基準。”上海證券交易所副總經理劉嘯東在日前舉辦的“公司債券首發上市暨固定收益證券綜合電子平臺正式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
10月12日,隨著國內首只公司債券———07長電債的上市,上證所固定收益證券綜合電子平臺也正式啟動。劉嘯東稱,該平臺2007年7月25日上線試運行,從兩個多月的試運行情況來看,系統運行平穩,平臺在促進國債成交、揭示合理報價方面已初見成效。平臺現有1年期、3年期、7年期3只基準國債,已具備構建完整國債收益率曲線的雛形。
據劉嘯東介紹,上證所重構交易所債券市場的構想由來已久,因此,創建固定收益平臺的初衷可重點歸結為兩點:首先,宏觀上,構建中國的基準收益率曲線。基準收益率曲線是分析利率走勢和進行資本市場定價的基本工具。對投資者而言,可以用來作為預測債券發行的利率、選擇投資券種和評估債券價格的分析工具。對于發行人而言,則可作為其債券發行和資產負債管理的參考。由于我國債券市場中存在的市場分割、流動性不足、場外市場交易價格失真、長期品種供求失衡等問題,導致我國缺乏真實有效的基準收益率曲線,無法為市場的社會定價提供基準。我國市場經濟當前的發展迫切需要有效的基準收益率曲線。
而上證所創建固定收益證券綜合電子平臺,從關鍵期限國債開始,由一級交易商利用平臺進行做市,直接解決以往國債市場無法形成基準收益率曲線的難題:一是完善交易所債券市場的價格發現機制,向市場提供持續真實、連續的價格,解決了我國國債市場沒有價格的問題;二是活躍國債二級市場交易,由一級交易商聯合做市向市場提供流動性,解決了國債市場買賣沒有交易對手的問題,從而為構建我國基準收益率曲線提供堅實的二級市場交易基礎,推動中國國債成為社會定價基準。
其次,微觀上,滿足市場投資人的需要。交易所債券市場投資人既有機構投資人,也有大量的個體投資人。目前我國債券市場主要以銀行為主體,市場投資人層次不夠。上證所固定收益證券綜合電子平臺重構了交易所債券市場,把市場分成兩個層次,即交易商之間的市場和交易商與客戶間的市場。包括個體投資者的廣大社會投資群體通過在二層市場上與交易商進行交易參與固定收益平臺掛牌的債券的買賣。通過這種方式規避了在單一層面市場上與機構投資人直接競爭的不利位置,并通過與交易商之間的個性化協議滿足其多樣化的需求。同時,由于平臺在系統、產品、機制等方面的功能設計上非常適合固定收益類產品的交易,除國債外,未來將逐步在平臺上增加公司債、企業債、金融債、資產證券化產品等、各種機構化產品以及相關衍生品種,豐富交易所固定收益類產品品種,滿足多層次市場參與人的各項需求。
劉嘯東還透露,固定收益證券綜合電子平臺的正式啟動只是一個開始,未來上證所將在以下兩個方面大力推進我國債券市場建設。第一,在政府部門領導下,推動中國國債成為社會定價基準,構建真實的基準收益率曲線。他說,固定收益證券綜合電子平臺以3年期國債起步,未來財政部發行的關鍵期國債都將在電子平臺掛牌,其中1年、3年、7年和10年期的關鍵期限品種都將有一級交易商做市,形成真實、連續的價格體系,進一步完善固定收益證券綜合電子平臺的價格發現機制,并通過市場流動性的提高增加市場的深度和廣度,為基準收益率曲線的建立提供真實的交易基礎。
第二,依托平臺進行制度和產品創新。目前我國債券市場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存在較大差距,已不能滿足我國經濟發展要求。我國債券市場的發展才剛剛起步,在制度和產品品種方面都需要進行創新。在控制風險的前提下,上證所將不斷嘗試,鼓勵固定收益證券綜合電子平臺上交易機制和產品的創新,推動我國債券市場的發展。(王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