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滬深大盤近幾個交易日僅出現了10%左右的調整,但個股的冷熱不均依舊十分嚴重。據統計,截至昨天收盤,滬深兩市共有120多只個股跌破了“5?30”以來的低點,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在指數繁榮掩蓋下的個股分化仍在繼續。
以收盤計算,“5?30”以來上證綜指的低點出現在7月5日,當天點位是3615.87點。而昨天上證綜指收盤報5773.39點,期間指數漲幅約60%。然而,就是在大盤這么紅火的背景下,仍有一批股票不漲反跌,并且創出階段性新低;期間漲幅超過60%的品種僅342只,占比約23%。也就是說,超過四分之三的A股在此期間跑輸了大盤。
統計顯示,跌破“5?30”低點的A股中,新近上市的中小板個股占據較多席位。如宏達經編期間跌幅高達47.5%,通富微電、中核鈦白、江特電機、北緯通信、正邦科技、廣陸數測、報喜鳥、漢鐘精機、榮盛發展、拓邦電子等品種期間跌幅也都超過30%。中小板次新股在此階段表現疲弱,一則因為市場主流資金主打大盤股,二則因為中小板新股擴容速度較快,且上市首日漲幅普遍較大,因此走上價值回歸的道路。
此外,表現不佳的品種中,也不乏一些機構重倉股。如泰達股份、新世界、天音控股、湖南投資、小商品城、有研硅股、泰豪科技、金發科技、大商股份、江南高纖等品種,近三個月基本上陷入持續的調整之中。另據統計,天音控股、永新股份、金發科技、橫店東磁、置信電氣、江南高纖等品種均跌破了增發價,昨天增發股份上市的振華港機,當日也跌破了增發價。
分析人士認為,機構重倉股的不作為以及越來越多的個股迅速跌破增發價,表明目前市場氛圍已經發生了微妙的變化。在“大象起舞”的刺激下,基金迫于凈值排名壓力,只能被動減倉二三線股,加入搶籌“大象”的行列,從而進一步加大指數“失真”;同時,由于賺錢難度越來越大,場外資金普遍處于觀望之中。
事實上,自7月6日至今,權重股對指數的貢獻有目共睹。僅10月8日至10月15日這短短幾個交易日,計入指數的滬市市值排名前十大公司,合計推動上證指數上漲415.89點,對上證指數貢獻率高達87.04%。中國石化、中國人壽、中國平安、中國鋁業、大秦鐵路成為滬指從5000點上漲到6000點的主要“功臣”。此數據表明權重指標股是近階段市場運行的主導力量,同時一些中小市值的個股再度面臨被“邊緣化”的風險。(記者 許少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