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年末,機構正忙不迭地展望和布局明年,而回顧2007年中國股市,機會和風險并存這句話再次得到驗證。有人賬戶上菜色一片,牛市揮淚;也有人賺得盆滿缽溢,其樂融融。
從今年年初、七八月份、十月前后三個基金申購高峰來看,持有基金至今的投資者整體上顯現出投資時間越長收益越大的基本規則。
七月入市仍有的賺
據Wind數據,截至12月19日,在281只開放式(非貨幣)基金中,一半以上共146只基金近一年來收益翻番,目前華夏大盤是惟一一只收益超過200%的基金。這意味著與其后兩個申購高峰相比,年初蜂擁入市的基金投資者盡享牛市之利,成為絕對的大贏家。
不少投資者年初入市,經歷了“2·27”大跌、“5·30”大跌乃至近兩月的無休止調整,仍然堅持“死了都不賣”,他們非但沒有像“5·30”后的股民一樣遭遇嘲笑,反而成為了不少新基民甚至是股民們艷羨的對象。
時隔半年,垃圾股短暫的春天和人人皆為股神的故事在六月一并畫上了休止符,由大盤藍籌帶動的股指升浪在引領新一輪行情的同時,也使基金再度受到了投資者的熱捧。火熱七月,年內第二個基金申購高峰來臨,無論新基金還是“封轉開”基金,紛紛上演一日售罄的申購閃電秀。
從7月15日至12月19日,Wind數據顯示,收益為正的開放式基金共有258只,回報率在5%以上的有243只,也就是說多數在這一高峰入市的投資者年末盈利雖遠遠趕不上全年持有者,但半年收益跑贏銀行一年期存款利率還是沒有問題的。
追漲殺跌成慣性
趕上第三波高峰的投資者顯然沒有那么“幸運”了,十月前后入市的新基民現在多半還在焦灼地等待解套。據統計,10月8日以來,跌幅5%以上的基金達到了180只,下跌10%以上的有71只,281只開放式(非貨幣)基金中只有28只基金收益為正,其中僅有富國天益價值一只股票型基金,其余均為債券、保本基金。
縱觀年內三個基金申購高峰,均出現在大盤打開通道急速上升的時候,投資者追漲殺跌的心態十分明顯,就最近的一次來看,6000點附近不顧風險爭相殺入市場,等大盤跌去1000多點到了相對較合理的估值區間,基金申購反倒頻頻遇冷。銀河證券基金高級分析師王群航認為,今年明年股市都不是純粹的單邊上揚走勢,因此對投資者的選時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盡管年末債券等保守型基金表現良好,但明年的市場主角應當仍然是股票型基金。
“今年指數基金平均凈值增長率最高,但針對明年的情況大家最好還是做一個高、低點的基本判斷。”他建議投資者多搜集一些證券公司的年度報告,這些報告中對明年市場高、低點的判斷各不相同,可取其平均數得出一個大致的區間。比如得出低點是5000,高點是8000,那么投資者就可以在5000點附近著手進行布局。
投資需要長期的理念固然沒錯,但王群航提醒眾多投資者,“所有基金公司都宣言他們所有的基金都適合長期投資,這顯然是有一定誤導性的。”他認為選時、基金前期綜合性考察都很重要,如果一只基金一直排名在最后那為什么要長期持有它呢?此外,投資者如果有條件的話建議還是要對股票市場有一個自我的分析和判斷。(簡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