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知道人民幣升值這么快,就不投資B股了?!弊罱斎嗣駧艃睹涝獏R率進入“6時代”,許多B股投資者頗有“賠了夫人又折兵”的郁悶,因為他們不但在本輪大跌中遭受了賬面上的明虧,也在人民幣兌美元不斷升值過程中吃了暗虧——無形中遭受了不小的匯兌損失。
在美元對人民幣不斷貶值的背景下, B股的兩難境地更加明顯:對B股公司而言,以人民幣計價的經營性資產在增值,而以美元或港幣計價的市值卻在萎縮;對B股二級市場投資者而言,除了背負股價下跌的投資風險外,還要承受匯兌損失的無情折磨。
B股市場原本的定位是吸引境外外匯資金投資境內上市公司,是在我國外匯短缺的特定歷史條件下的產物。B股市場和H股市場一樣,在為我國經濟建設籌集外匯資金方面功不可沒。但目前的經濟環境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我國的外匯已經從短缺變為異常充裕。
之前,市場普遍認為人民幣升值對B股的正面影響大過負面,理由主要是人民幣升值將導致大量熱錢涌入中國需求套利,而這些資金的投資渠道將集中在股市和房地產市場兩個領域,在增量外資的沖擊下,B股上漲可期。
而現實是,以美元計價的上海B股和以港幣計價的深圳B股只有百余家,市場規模極其有限,而大部分還是些老公司,資產質量和盈利能力一般,這樣的投資標的在外資眼中如同雞肋,期望外資大規模流入炒作B股根本不現實。
自2001年B股對國內投資者開放以來,外資不斷套現,國內投資者已經是B股的投資主體。有專家認為,在新的歷史條件下,B股市場應該定位在“為境內的外匯資金創造投資渠道,為境內的公司提供外匯資本”,這樣可以從一定程度上緩解人民幣升值的壓力。
但這一美好的設想卻不得不面對B股市場已然被邊緣化的現實。事實上,B股市場已經連續8年沒有IPO,3年多沒有再融資。這不但加深了B股日益邊緣化的程度,也暗示了B股市場的取消或許只是時間問題。
對于B股市場尷尬現狀,最著急的莫過于B股公司。早在2006年9月,上海董秘協會和廣發證券共同主辦“后股權分置改革時期純B股公司出路”研討會,探討B股市場的出路問題。此后,市場流傳諸多有關解決B股的說法,在眾多方案中B股并入A股成為主流意見。但時至今日,并沒有解決B股問題的任何消息。
隨著今年以來股市的大幅調整,滬深兩市百余只B股股價也大都遭遇腰斬命運,A、B股的價差再次逐漸拉大。而人民幣自匯改以來累積升值將近20%,未來的升值空間仍然不小。在市場整體疲弱之下,如果投資者預期投資B股還不如持有人民幣劃算,那么可以預期B股市場將面臨流動性枯竭之困。
有專家建議,有關部門應該對人民升值背景下的B市場現狀和未來進行科學評估。與其繼續任B股市場在不明確的政策氛圍中隨波逐流,不如在詳盡調研基礎上盡早做出去留決定。(黃俊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