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能源和有色金屬話語權逐漸鞏固于國際期貨市場的同時,農產品期貨也實現了突飛猛進的發展。相關數據顯示,3月份我國白糖、玉米、黃大豆1號、豆粕和豆油期貨品種日均交易量分列國際市場前五位。
據歐洲知名行業雜志《期貨期權周刊》最新統計顯示,2008年3月份,在國際農產品及軟商品期貨、期權市場上,鄭州白糖期貨日均交易量位居第一,月末持倉量位居第三,大連黃大豆1號、玉米、豆粕和豆油期貨日均交易量分別位居第二至五位,玉米、黃大豆1號、豆粕和豆油期貨3月末持倉量分別位居第一、二、四、五。
中國期貨業協會的統計數據也顯示,3月份白糖期貨成交29604254手,占全國成交總量的21.13%,月末持倉量為640182手;黃大豆1號成交21973644手,占全國成交總量的17.31%,持倉量為725714手;玉米期貨成交21076406手,占全國成交總量的16.6%,持倉量為968456手;豆粕成交14536812手,持倉量為265796手;豆油成交10302416手,持倉量為178492手。
市場人士認為,實體經濟的快速發展、期貨市場基礎制度建設的穩步推進、監管理念的創新和農產品價格的劇烈波動等是主要原因。
金鵬期貨副總經理喻猛國認為,監管層不斷夯實期貨市場發展的基石是首要原因,例如期貨保證金監控中心的建立、期貨投資者保障基金的設立、期貨公司以凈資本為核心的監控體系的確立等。當然,國民經濟快速發展是基礎,我國成為經濟大國和全球的加工制造基地,對大宗商品的需求會逐步增強,這都對期貨市場的發展產生了迫切的需求,起到了良好的推動作用。
交易所監管理念的不斷創新和豐富也是原因之一。今年3月份,因美國次貸危機相繼引發了凱雷資本事件、貝爾斯登事件和曼氏期貨事件,給期貨市場造成了一定影響。不過,相對于CFTC和CME的被動防范,國內期貨交易所采用市場化的前瞻措施,表現得較為主動。例如,隨外圍資金的涌入、市場規模持續擴大,大商所早在2月份就進行了以擴大持倉限額為主要內容的細則修改,并同時及時監控主要會員、投資者的持倉變化和資金情況,完全掌握了市場潛在風險情況。
大商所有關負責人認為,針對此次市場風險的特點,為保證市場運行安全,國內外交易所采用了風險提示、提高保證金、擴大漲跌停板等多種措施來化解市場風險,這些措施具有的共同特點是——盡量不影響市場正常運行,發揮市場自我平衡機制,在增強市場履約能力的同時保持市場流動性,以市場化風險化解手段應對市場風險。
北京中期總經理母潤昌認為,過去兩年來,國內外大宗商品市場價格劇烈波動,相關企業面臨市場風險放大,進入期貨市場管理風險的需求越來越強烈;而且,農產品價格劇烈波動和期貨市場的規范發展,也給投機者提供了很多投資機會,這也是國內市場交易量快速增長的重要原因。
雖然鄭州白糖期貨成為全球最活躍的農產品期貨品種,但鄭商所并未滿足現有成就。其有關負責人表示,交易所根據證監會姜洋主席助理的指示精神,派專人在已有基礎上深入研究期貨市場為“三農”服務的有效途徑,探索符合中國國情的交易模式;并進一步深入開展期權研究,將期權與現有大宗農產品期貨對接,為穩步擴大小麥、棉花、菜籽油和白糖等交易規模而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