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對保險公司,還是銀行,都希望通過銀保合作將對方的客戶變成自己的客戶。因此在這個渠道取勝需要達到客戶、銀行、保險公司的三方共贏。在三方的關系中,客戶需求占主導地位。
今年以來,盡管壽險市場以銀保渠道拉動保費大幅攀升勢頭至今未減,不過隱藏其中的變數,在第二季度末也開始顯現。
由于股市深跌,造成投連險賬面浮虧日趨嚴重,投連險退保風險加大,使銀行對投連險銷售日趨謹慎,并有所收緊。投連險產品對客戶吸引力逐漸喪失,更讓2008年一季度依賴銀保渠道投連銷售增長100%以上的那些壽險公司在二季度業績開始大幅跳水。如何避免業務大起大落,保住銀行渠道的規模,保險公司銀保渠道產品策略不得不面臨結構調整,投資相對穩健的分紅險重占優勢。
6月底,隨著銀行參股保險公司綜合經營試點名單的框定,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和北京銀行即將分別參股太平人壽、幸福人壽、中保康聯和太平洋安泰似成事實,未來銀保合作模式、產品結構,甚至保險行業格局受此影響走勢如何,無論是大、中、小險企都不會等閑視之。一旦上述幾家大銀行銀保合作模式稍有風吹草動,受影響的險企不在少數。由此,未來銀行保險的市場競爭格局更為復雜多變。
“從首批參與試點的銀行、保險公司看,很明顯銀行希望得到經營運作的話語權。”恒安標準人壽銀保渠道總經理何華日前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未來銀行系保險公司深層次合作重點可能在于交叉銷售,不僅保險公司通過銀行渠道賣保險,銀行也要利用保險公司渠道售信用卡、聯名卡及隨機業務。
目前有市場分析人士認為,銀保合作這種微妙的變化將對國壽、平安、太保這些大公司銀保業務產生吞噬及擠壓作用,而銀行系保險的強大實力必然帶來保險市場競爭的更加激烈,甚至是渠道的壟斷,小公司的日子也將更不好過。
“適應銀保渠道的變化,我們將通過創新銷售模式,深入挖掘銀保渠道的成長空間,現在要盡可能地擴大銀保產品銷售在整個保費收入的占比,以在未來渠道競爭中爭取更多的主動權。”何華說。
青睞保額分紅:投資、保障兩相宜
在經歷了股市的大起大落之后,中國消費者在投資理財方面逐步變得理性。何華以公司最近推向銀保渠道的一款“英式分紅”產品福惠滿堂兩全保險為例介紹說,從產品形式上看,它并不是創新產品,屬于傳統型分紅產品。但從產品保額分紅與期交兩大特點看,“在目前資本市場頻繁波動的背景下,強調保額分紅、期交銷售方式恰恰表現了保險公司在迎合大部分客戶的‘求穩’心態;同時,期交方式也增加了保險公司與銀行的共同服務的機會,有助于強化銀保合作。”
在保險業界,長期以來纏繞在銀保渠道投資型保險上的一個結兒,就是投資型保險產品的保障偏低。對此何華認為,單就銀保渠道特點來說,無論是分紅、萬能,還是投連險等保險產品,確實都比較注重投資收益,但三者相比,分紅險的保障稍高一些。“而保額分紅產品是保險公司把通過經營運作產生的紅利收益,為投保人再購買一個保額。這樣投保人在保障期內無需核保、申請增加保額,便可以實現保額的遞增及保障的不斷增加。”
現金分紅無疑靈活性強,但采取保額分紅的方式似乎更受到專家們的推崇。在他們看來,保額分紅可以伴隨年齡的增長自動提高風險防御能力,符合人類生命周期規律。此外,由于以復利形式進行累積,其長期收益將會相當可觀。在國內壽險市場,新華人壽、太平人壽、信誠人壽也是市場上保額分紅產品的擁躉者。
從最近推向市場的分紅險新產品看,越來越多的保險公司青睞于保額分紅。對險商來說,如果采用現金分紅,每年派發現金紅利需要較高流動性,可能會制約保險公司投資收益的空間;而保額分紅派發的紅利會直接增加到保額上,這樣保險公司可以增加長期資產的投資比例,在某種程度上可增加投資收益,使被保險人能保持較高且穩定的投資收益率。
“而期交保險產品可以幫助客戶合理安排財務。它一方面可以使保險公司獲得穩定的現金流,另一方面它使保險公司與銀行的合作更深,頻率也更高。”何華介紹,銀保躉交產品銷售有個規律,常常是1季度熱賣,到7月、8月、9月3個月進入淡季。“福惠滿堂兩全保險采用期交的好處,是可以彌補躉交產品銷售的季節性波動,以此穩定了業務平臺。“當然,客戶怎么買,也要結合自身情況;因此公司特別提供了躉交、5年、10年三種繳費方式。”
據了解,按照交費方式不同,投保這個產品每三年可分別獲得一筆等值于5.5%、15%或30%有效保險金額的生存保險金,在保險期滿時還可獲得一筆可觀的滿期保險金以及終了紅利。同時,該產品還提供身故保障、公交意外身故保障、公交意外全殘保障,以滿足客戶穩健投資需求,并做到投資、保險兩相宜。
再戰投連險:改頭換面讓利客戶
實際上,無論對保險公司,還是銀行,都希望通過銀保合作將對方的客戶變成自己的客戶。因此在這個渠道取勝需要達到客戶、銀行、保險公司的三方共贏。并且在三方的關系中,客戶需求應占主導地位。
“分析銀保渠道,在銀行沒有賣保險前,它并不是閑置的渠道資源,而是做儲蓄、賣銀行理財、賣基金、賣信用卡等。客戶來到銀行柜面,無論是存款還是買基金,看重的是利息、收益。這也是保險公司在銀行渠道推出投連險的初衷。”何華說。
而今年上半年,股市持續振蕩下探,也讓險商們重新思考:投連險還賣不賣,往下該怎么賣,才能讓銀行、客戶接受,并真正給客戶帶來可期的收益。
“實際上,在現在低點買入投連險,并長期持有,是正確的選擇。但此時由于投資者對市場缺乏信心,不愿進場,銷售反而面臨最困難的時期。”何華提出,對投連險產品的認識需要轉變,“投連產品并非都代表高風險,它提供多個不同的賬戶供不同風險承受能力的客戶選擇,比如債券型賬戶的風險相對較低,非常適合穩健型的客戶。
“公司從創新的角度決定再向銀保渠道投放新款投連險,為滿足客戶消費心理,產品初始費用為零,買賣價差通過開單獎勵的形式實現全額返還,最初進入賬戶的金額恰好等于所交全部保費,更多實惠都留給了客戶。”何華認為,這樣的投連險更具有吸引力。
“從長遠看,投連險瘋賣不對,不賣也不對。”何華如是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