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國家信息中心預測部副研究員 張茉楠
中國銀監會15日發布統計數據顯示,2012年二季度末,中國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為4564億元,較上年末新增285億元,其中二季度新增182億元;不良貸款率0.9%,不良資產并未出現明顯上升趨勢,然而,面對著經濟下行、企業利潤大幅下滑以及利率市場化進程的縱深推進,滋生銀行高利潤的土壤已不再,支付高風險議價將不可避免。
中國目前的利率管理制度,存款利率可以下浮但不能上浮,貸款利率下浮空間有限。而兩次降息以后,一年期存款利率由現行的3.5%下調至3.25%,一年期貸款利率由現行的6.56%下調至6.31%。存款利率浮動空間擴大至1.1倍后,調整后存款利率實質上是明降暗升,息差。計算表明,此次調整前后銀行息差息差減小了三成多,這將直接沖擊銀行業的利潤,并對銀行業形成巨大挑戰。
一直以來,中國國有商業銀行等多數金融機構迄今仍延續傳統“吃利差”的盈利模式,國內銀行的凈息差普遍在250~300個基點(2.5%~3.0%),這構成了銀行的主要收入來源,也是銀行業“旱澇保收”的關鍵。“旱澇保收”必然產生高利潤。數據顯示2011年我國銀行業金融機構實現稅后利潤1.25萬億元,同比增長39.3%,部分上市股份制銀行的利潤增速則同比超過五成、六成,甚至更高,這也被視為銀行業“與民爭利”,與“實體經濟爭利”的癥結所在。
未來,可以預見的是,隨著利率市場化改革的縱身推進,為了“攬存爭貸”,“存款利率提高,貸款利率下降”的局面價格不可避免,銀行會根據各自的資產負債結構、存貸比、資金的充裕程度、資金成本等因素來確定的利率水平,銀行之間的競爭會越來越激烈,尤其是大型國有銀行和中小銀行之間的競爭會尤為激烈。但是另一方面,一些銀行卻沒有規避利率風險的金融產品,如果銀行業務還是拘泥于傳統的利差收入,在這種情況下,我國利率市場化改革將會讓銀行短期的日子不那么好過。
利率市場化也將進一步挑戰銀行資產負債表狀況,實施利率市場化改革,市場基準利率上升,將會加重政府債務利息負擔,并影響到銀行業資產狀況。眼下受地方政府平臺貸款質量波動、房地產貸款質量波動影響,部分銀行撥備壓力逐漸增大,資產質量波動反過來又影響銀行的利潤留存能力,在外部籌資環境不寬松的情況下,部分銀行短期內無法籌到必須的資本數額。根據已公布數據,我們按照6.2 萬億來預計平臺類貸款,2012 年2 季度開始,平臺類貸款將進入集中清償期,預計本年到期需要清償的平臺貸款占比20%左右,從而集中風險敞口是1.24 萬億。如果這類貸款的不良率提高1%,不良貸款余額增加124 萬,因此,未來銀行的資產負債表狀況并不容樂觀。
企業利潤大幅下滑正在逐漸影響到銀行的資產質量。前7個月國企累計實現營業總收入同比增長10.4%,但利潤卻同比下降13.2%。分行業來看,在41個工業大類行業中,26個行業利潤同比增長,13個行業同比下降,1個行業由同期虧損轉為盈利,1個行業由同期盈利轉為虧損。股市是宏觀經濟的晴雨表和先行指標,上市公司給我們呈現的也是令投資者憂慮的成績單。
根據Wind資訊的統計顯示,截至目前,兩市共有992家上市公司公布了2012年上半年業績預告,按照凈利潤最大變動幅度計算,有394家預計凈利潤將出現下滑,占比高達45.2%。銀行會計提更多的壞賬準備來應對上市企業可能收不回的應收賬款,受此波及,在已公布中報的516家上市公司中,356家企業的壞賬準備有所升高,占統計企業總數的69%;而截至到8月15日,這一比例又有增加,已發布中報的649家上市公司中,有511家企業的壞賬準備有所升高,占統計企業總數的比例高達79%。這其中,一向貸款大戶的鋼鐵、制造、地產相關產業恰恰是此次壞賬準備增加的“重災區”,這勢必影響銀行的資產質量和長期的撥備覆蓋。
更大的壓力還來自于地方巨額債務壓頂。數據顯示,2011年和2012年兩年債務到期占10萬億地方債債務的43%左右,總額約4.6萬億元。2012年將會出現非常大的融資缺口,由于大部分的地方債是以地方融資平臺和抵押貸款形式存在的,在房地產調控持續進行的大背景下,地方政府的財力越來越捉襟見肘,壞帳規模不斷攀升恐難避免。
宏觀大拐點臨近,從經濟周期更長遠的角度看,銀行業所滋生高利潤的宏觀格局正在發生重大改變,中國正在告別兩位數的增長,經濟增長速度將下一個臺階,從高速增長進入中低速運行。過去十年中國經歷了“超高速增長”,年均GDP同比增速達10.48%?!熬盼濉?、“十五”和“十一五”期間,我國經濟增長年均計劃目標分別是8%、7%和7.5%,然而由高儲蓄-高投資率支持的資本存量擴張正發生趨勢性改變,中國“過度工業化、過度出口依賴、過度投資驅動、過度粗放增長”的增長模式難持續,經濟潮涌退潮之后,銀行業資產負債表惡化趨勢將會在未來幾年內突出的顯現出來。
因此,解決銀行不良貸款當務之急是控制增量,降低杠桿率,實施杠桿率監管。而從更深層次看,正是由于我國金融體系里仍然存在著“病灶”,一遇到風吹草動,風險就會暴露出來。金融當局需要從宏觀審慎監管的角度,將銀行系統的風險與貨幣政策、金融監管、微觀治理和金融對外開放政策(匯率、資本賬戶開放、全球資本流動、貨幣的國際化等)綜合起來考慮,建立新型監管框架,切實提高防范和應對風險沖擊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