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每年大約有10萬人因被動吸煙而死亡,其中45%來自慢阻肺。 中新社發(fā) 宋吉河 攝
日前,穗港英合作《廣州生物庫隊列研究》(簡稱“生命銀行”)新聞發(fā)布會在廣州第十二人民醫(yī)院召開。該研究最新發(fā)現(xiàn):每周接觸二手煙達40小時5年時間以上者,其罹患慢阻肺的風險將增加48%,患有咳嗽和氣喘等癥狀的風險也會增加到15%和19%。有關專家建議,廣州市應盡快立法在公共場所禁止吸煙,以保護不吸煙人群的健康。
吸二手煙患肺病增
據(jù)主持該項研究的市第十二人民醫(yī)院江朝強主任介紹,該研究從2003年到2006年在廣州市各區(qū)縣調查了20430名年齡在50歲以上的廣州市居民,其中有15379名為從不吸煙者。然后,根據(jù)國際通行的肺功能檢測結果作為依據(jù)。
研究發(fā)現(xiàn),每周接觸二手煙時間達40小時、接觸期限達5年以上者,其患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簡稱COPD)的風險會增加48%。患咳嗽和氣喘的風險也會增加15%和19%。他們主要是在工作場所或家中有接觸二手煙(被動吸煙),而以此測算,我國2.04億名50歲以上的人口中,將有190多萬從不吸煙者因接觸二手煙而患COPD導致死亡。
據(jù)了解,估計到2020年將成為第三位主要死亡的原因。在中國,每年大約有10萬人因被動吸煙而死亡,其中45%來自慢阻肺。課題組英方負責人P.Adad博士告訴記者,這是相當保守的數(shù)字,因為還沒有包括50歲以下的人口,實際數(shù)量只會更多。按此估算,廣州也可能有17000人死于慢阻肺。
公共場所應立法禁煙
據(jù)悉,該研究成果已于不久前在國際較有權威的醫(yī)學雜志《柳葉刀》上發(fā)表,引起了強烈反響。
專家指出,該發(fā)現(xiàn)不僅為中國,而且也為全球的公共場所禁煙提供了有力的科學依據(jù)。香港大學公共衛(wèi)生學院社會醫(yī)學系林大慶系主任介紹,二手煙中含有4000多種有毒物質,其中有幾十種能夠致癌,其毒性比蘇丹紅等還要高,因此也被稱作“二手毒煙”。
但是,公眾對二手煙的認識程度還不夠高,有的人并不相信它的危害有這么大。此次發(fā)現(xiàn),有力證明了二手煙的危害,也能推動政府在公共場所推行禁煙。
與會專家一致認為,《煙草控制框架公約》已經(jīng)在我國生效,我國已承諾明年的2008北京奧運會將是“無煙”奧運會,還宣布從2011年開始禁止所有煙草廣告。但是面對3億吸煙者和更多的被動吸煙者,預防被動吸煙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他們建議廣州也應盡快為禁煙立法,禁止在餐廳等市內公共場所吸煙,保護不吸煙群眾免受傷害。同時,設立無煙區(qū),改善廣州市民生存環(huán)境。吸煙者應當主動戒煙或到醫(yī)院戒煙門診就診,不吸煙者也要幫助周圍的朋友戒煙。 (記者 蔡民 實習 白海江 通訊 楊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