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部疾病預防控制局局長齊小秋通報有關情況
(中國網 李異濤/攝影)
死亡率、死亡原因及其變化是反映一個國家或地區居民健康狀況的重要指標,是制定衛生政策、評價醫療衛生工作質量和效果的科學依據。衛生部和科技部于2006年開始在全國范圍內進行了第三次居民死亡原因抽樣調查。調查結果顯示,我國城鄉和不同區域死亡率差異較為明顯,慢性非傳染性疾病成為城鄉居民死因的主要疾病。
20世紀70年代中期和90年代初期,衛生部在全國范圍內開展過兩次以惡性腫瘤為重點的居民死亡原因調查,基本摸清了當時我國城鄉居民死亡率水平及其主要死亡原因,尤其是惡性腫瘤的流行規律及分布特征。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城鄉居民生活水平、飲食營養、環境狀況等發生了實質性變化,尤其是人口城市化、老齡化和生活方式的變化等諸多因素,城鄉居民健康行為和疾病模式也發生了變化。第三次居民死亡原因抽樣調查的目的是了解21世紀初我國城鄉、不同類型地區居民以惡性腫瘤為重點的全部死因的死亡率水平、死因構成及其變化趨勢,掌握主要惡性腫瘤死亡的地區與人群分布特征,為國家制定疾病預防控制規劃、預防保健策略提供依據,并為建立健全腫瘤登記系統及研究重點疾病與相關危險因素的關系奠定基礎。
2008年4月29日上午,衛生部召開專題新聞發布會,衛生部疾病預防控制局局長齊小秋在會上介紹了第三次全國死因調查主要情況。中國網現場直播。
齊小秋介紹,傳染性、營養不良性和母嬰疾病死亡率持續下降,慢性非傳染性疾病成為城鄉居民死因的主要疾病。調查結果表明,城鄉居民傳染性、營養不良性和母嬰疾病死亡率持續下降,死亡原因構成發生明顯變化。按照世界衛生組織死亡原因的分類,我國傳染性、營養不良性及母嬰疾病死亡率比90年代初第二次調查死亡率下降了34.7%。從地區分布來看,農村傳染性、營養不良性及母嬰疾病死亡率明顯高于城市;西部地區死亡率幾乎是全國平均水平的2倍。
慢性非傳染性疾病死亡率占總死亡率的比例從90年代初的76.5%上升到82.5%。
心腦血管疾病、惡性腫瘤和其他慢性退行性疾病成為我國城鄉居民最主要的死亡原因。調查結果表明,腦血管病、惡性腫瘤是我國前兩位死亡原因,分別占死亡總數的22.45%和22.32%,第三、四位是呼吸系統疾病和心臟病,第五位是損傷和中毒,前五位的死亡原因累計占死亡總數的85%。
齊小秋指出,我國城市前五位死亡原因依次是惡性腫瘤、腦血管病、心臟病、呼吸系統疾病和損傷和中毒;農村則依次是腦血管病、惡性腫瘤、呼吸系統疾病、心臟病和損傷和中毒。
齊小秋說,與國際比較后表明,我國傳染性、營養不良性和母嬰疾病死亡率明顯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與發達國家比較,我國居民死亡率水平明顯偏高,慢性疾病尤為突出,腦血管病是歐美發達國家的4-5倍,是日本的3.5倍;惡性腫瘤與美國、英國、法國接近,卻高于亞洲國家(如日本、印度和泰國);心臟病接近美國、英國,卻明顯高于法國、澳大利亞、日本和泰國。 (吳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