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中國學生營養與健康促進會組織編寫的《中國兒童少年營養與健康報告2011——培養健康飲食行為促進兒童健康成長》日前正式發布,該報告主要根據1998年、2008年在上海、哈爾濱、濟南和廣州等四城市開展的兒童少年飲食行為調查結果撰寫而成,報告認為我國城市中小學生飲食結構不合理,有以下特點:
早餐質量呈下降趨勢。報告顯示,越來越富裕的父母并沒能給孩子提供有營養的早餐,10年來,我國中小學生的早餐營養質量不足比例從1998年的48.8%上升為2008年的78%。營養質量差的早餐不僅影響兒童營養攝入和健康,還會影響兒童的學習、認知能力和體能。一份營養充足的早餐應包括4類食物:谷類食物、動物性食物、奶類或者奶制品,還要有蔬菜水果。而只有2類或不足2類食物的早餐屬于“早餐營養不足”。
零食以冷飲、油炸、膨化食品為主。報告顯示,孩子們的冷飲類食用比例從1998年的59.5%上升到2008年的75.7%,新鮮水果蔬菜類從85.1%下降到74.5%。
快餐消費頻率明顯上升。我國15歲-17歲青少年每周在外就餐的比例為30.8%,城市明顯高于農村;每周至少吃一次快餐的人數比例從1998年的1.9%上升到2008年的16.2%。
含糖飲料增多。包括碳酸飲料、茶、咖啡等在內的飲料飲用量從1998年的人均每日300毫升左右增加到2008年的500毫升左右,其中2/3是含糖飲料。與此形成對比的是,喝牛奶和酸奶的學生比例則從1998年的81.5%下降到2008年的57.1%。
今年“中國學生營養日”的宣傳主題為“全面、均衡、適量——培養健康的飲食行為”。報告指出,學生營養不合理與家庭、學校、食品餐飲業等多種因素相關。中小學生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將導致慢性病低齡化。如含糖飲料中的“糖”會引起肥胖、糖尿病、骨質疏松、營養不良和齲齒等疾病;常吃快餐不僅可引起肥胖,還為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壓等慢性病的發生埋下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