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中廣網臺北5月30日消息(記者陳怡)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臺灣因“塑化劑”引發的食品安全風波正愈演愈烈。截至昨天(29日),受這一事件牽連的廠商已經達到206家,可能受污染產品為506項。有臺灣衛生專家稱:這是人類史上最大的塑化劑污染事件。對此,臺灣當局下出最后通牒,要求5月31日凌晨零點前,運動飲料、果汁、茶飲料等五大類食品,必須提列不含“塑化劑”的安全證明,否則一律須下架回收。
隨著污染范圍如雪球般越滾越大,消費者的信心會不會降到冰點?臺灣當局緊急亡羊補牢,能否有效遏制事態進一步擴散?
這兩天,臺灣衛生部門設立的塑化劑查詢熱線,電話鈴聲此起彼伏。消費者不斷打進電話詢問,不論吃的、喝的,都懷疑是否摻雜了塑化劑,簡直到了草木皆兵的地步。接線員面對每天涌入的上千通電話,有些手忙腳亂。
接線員:他們都懷疑說到底可不可以使用。比如說燒仙草啊,一些鮮奶啊等等。還有豆腐之類的。
昨天是星期天,記者在臺北市一家家樂福看到,雖然周末采購人潮涌現,但是飲料區卻是門可羅雀,運動運料架前更是無人駐足。由于被卷入到食品安全風波中,許多商品已經暫時下架。消費者也表示寧可買果汁機回家,自己打果汁喝。
消費者A:很擔心,就是怕影響小朋友的健康。
消費者B:暫時不會再食用了。
消費者C:家里有關于這類的東西,都開始懷疑了,擔心了,不敢吃了。
臺灣衛生研究院院長伍焜玉表示,如果大量食用,可能致癌。
伍焜玉:如果用很大量得話,是會引起癌癥的,但我們沒有辦法評估它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