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在濟南市芙蓉街,一家燒烤店老板在忙活。部分小攤為節約成本,用油十分可疑。
小飯館中“口水油”水煮魚每份獲利20余元、小作坊使用“地溝油”每月節約成本1.5萬元、小攤販賣“一滴香”米線每天盈利200余元……連日來,記者在北京、山東、西安等地走訪了部分小飯館、小作坊、小攤販,發現一些食品制售者“為利無德”,如同一面鏡子,照出了監管漏洞、道德“失守”的冷峻現實。
小飯館:“口水油”水煮魚每份獲利20元
水煮魚因其口感麻辣深受消費者歡迎。但記者調查發現,一些小飯館里水煮魚的價格竟和成本相當,難道飯館在做賠本買賣?
一位大廚道出“玄機”:做水煮魚的油、辣椒、花椒等原料一般是要重復使用七八次,除第一次使用的是新油外,以后幾次都是用上次顧客吃剩的“口水油”。另外,還可以在魚的重量上做手腳,比如將2.5斤的魚說成3斤。通過多種作假手法,每份水煮魚至少可賺20元。
這位大廚說,用“口水油”做水煮魚是小飯館的潛規則。因為“麻”和“辣”,用“口水油”和新油做的水煮魚口感差不多,顧客一般吃不出來。
小作坊:用“地溝油”每月節省1.5萬元
為追蹤農村“問題食品”的源頭,記者此前曾來到山東一家生產油炸食品的小作坊。老板坦言,這些食品都是賣往農村的小賣部,批發價2毛錢一包,十分暢銷。
記者在這家小作坊看到的景象令人吃驚:靠近窗戶有一口大油鍋,油已發黑,幾名工人用鐵鍬從地上將沾有頭發、污泥的“面疙瘩”鏟起,放入油鍋。據介紹,這家小作坊的生產原料為面粉、油、多種添加劑等,其中油的成本占了總成本的“大頭”,這家小作坊一直使用“地溝油”等“孬油”。
這位老板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孬油”每公斤的價格低于5元,而花生油等“好油”每公斤的價格為20元左右。小作坊每月用油1噸左右,僅此一項成本差價至少為1.5萬元。
小攤販:“一滴香”米線每天盈利200余元
靠擺地攤賣5元一碗的米線,陜西西安的老周一天能凈賺200余元。然而,前幾天他卻轉行了,因為“米線賣得越多,越覺得對不住良心”。
“按正規做法,一碗米線成本為5元,基本上不賺錢。”老周說。說到賺錢,奧秘就在于“湯”上,他不用豬骨而用“一滴香”來勾兌湯。據介紹,“一滴香”是一種化工合成的食品添加劑,只要用“一滴”就能將清水變成高湯,長期或過量食用將危害健康。一瓶500克的“一滴香”價格為50元左右,平攤至每碗米線中的成本幾乎為零。 據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