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瘦肉精教授”、“中式卷煙”入圍科技獎等事件,映射出某些科技工作者和主管部門對科學倫理的漠視。在科技研發經費逐年增多、領域不斷拓展、主體日益多元化、利益糾葛就更復雜的情勢下,加強科學倫理建設的任務尤為緊迫
前段時間備受各界質疑的“中式卷煙”項目入圍國家科技進步獎一事雖然淡出公眾視野,然而其敲響的警鐘卻應長鳴:是該重視科學倫理的時候了。
消滅害蟲、讓農作物大量增產的DDT造成了始料不及的生態破壞,可治療某些疾病的基因重組技術也可能產生威脅人類安全的“超級生命”……20世紀以來,隨著現代科技引發的負面效應日益凸顯,其“雙刃劍”特征引起包括科學家在內的有識之士的警覺,科學倫理應運而生。為使科學技術最大限度地造福人類,預防、減少其負面效應和文化沖突,發達國家紛紛成立了不同形式的相關組織,規范和引導科學研究、技術開發活動;越來越多的科學共同體制定了可操作的科學倫理標準,嚴格自律。
發達國家的教訓和經驗證明,強調科學倫理并不是限制科技創新,而是確保其沿著正確的方向前進。對涉及百姓健康、公共利益和社會安全的研發活動進行科學倫理的評價、把關,既可以防止技術濫用、防患于未然,也有助于科研人員認清科技的局限,及時糾正偏差、修補漏洞。
近年來,科學倫理問題也引起我國科技界的關注,并上升到法制高度。比如,新修訂的《科學技術進步法》第二十九條則規定:國家禁止危害國家安全、損害社會公共利益、危害人體健康、違反倫理道德的科學技術研究開發活動;《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實施細則》第九十六條則明確強調:獲獎成果的應用不得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安全和人民健康。
令人遺憾的是,違背科學倫理的事情還是屢有發生。例如:某些高校院所和企業的科研人員為了發論文、牟私利,居然研制、推廣危害人體健康的“瘦肉精”技術,并刻意隱瞞其副作用,甚至研發出“掩蔽劑”專門對付有關部門的檢測;“中式卷煙特征理論體系構建及應用”技術不僅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等多個獎項,今年還成為2012年度國家科技獎的候選項目。統計資料顯示,過去10年間共有7個煙草科技成果獲得國家科技獎……
從上述現象不難看出,有些科技人員對科學倫理的認識還不到位,一些科技工作者受利益驅使把科學倫理拋到腦后,某些管理部門的科學倫理意識非常淡薄,有法不依、有令不行。
科技就像一把鑰匙,既可以打開天堂之門,也可以打開地獄之門。為此,中科院原院長、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路甬祥在幾年前就撰文指出,在21世紀,科技倫理的問題將越來越突出,科學技術的進步應服務于全人類,服務于世界和平、發展與進步的崇高事業,而不能危害人類自身。
正如中科院從事科技哲學研究的胡新和教授所言,煙草類評獎只是科技與倫理之爭的冰山一角,面對科學技術帶來的種種便利與好處,其背后的道德、倫理問題很容易被忽視。當前,我國的科技創新正處在加速上升期,研發經費逐年上升、領域不斷拓展、創新主體日益多元化、利益糾葛更加復雜。在這種情勢下,加強科學倫理建設的任務就更加緊迫。希望有關部門、科學共同體和有關學者一起努力,及早建章立制、細化標準規范,同時加強監管,在全社會普及科學倫理意識。只有這樣,才能從源頭上扼制科學技術的負面影響,確保科技成果造福于人類,而不至于走向反面。(趙永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