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生于富貴之家,還是出于寒薄之門,都逃不脫這個命運,
那么就讓我們放下迷茫,失落,認真堅定做好事,安心定性讀好書,養氣知恩做好人——
編前:
有高校為貧困生開設“綠色通道”,一些資助者要求貧困生簽訂“道德協議”,履行“感恩規定”……最近,關于貧困生的話題,媒體上多體現的是救助者的聲音。
其實,上大學的困境是很多的,貧困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無須放大,也無須刻意聚焦,過度關注反而會讓一些敏感的學生產生一定程度的抵觸。而且,多數人的貧困是與生俱來的,許多貧困生也對此有明確的認識。他們可能會遭遇更多的挫折、困難和內心的掙扎,但是通過自己的努力,他們也可以生活得很陽光。
你也應該高興這樣的發現:許多貧困生的生活軌跡,正在折射出一種自尊而自然的心態。他們與其他同齡人一樣,其實過著最常態的大學生活。
資料圖片:8月25日,新生在南京東南大學的貧困生入學“綠色通道”辦理手續 新華社記者 孫參 攝
“無論是生于富貴之家,還是出于寒薄之門,都逃不脫這個命運,那么就讓我們放下迷茫,失落,認真堅定做好事,安心定性讀好書,養氣知恩做好人。”揚州大學文學院現當代文學2005級碩士研究生黃誠在博客中這樣寫道。
如今,當輿論還在熱烈討論貧困生的生活困境和心理困境之時,越來越多的貧困生早已開始用平常心來對待“貧困”這個字眼,以樂觀的心態對待學習和生活。對他們而言,“貧困”與生俱來,與你我面臨的其他困境一樣,只是成長的一部分。只要樂觀面對,通過自己的努力,依然可以過得很好。
從書中積累自信和膽識
每天早上7點和下午6點,中國青年政治學院的報刊亭總是傳來大聲朗讀報紙的聲音。讀報者聲音洪亮,專心致志,從來不看旁人詫異的眼光。久而久之,大家開始習慣這個早晚半小時的讀報聲,遠遠地就會笑著說:“肯定是新聞系的那個胡祖彥。”
胡祖彥來自河南,父母在家務農。剛來大學的時候,胡祖彥也曾迷惑過,同學們玩的電腦游戲,穿的名牌衣服,對他而言都很陌生,他總覺得自己和這個城市有點兒格格不入。然而這種情況并沒有持續太久,他很快就找到了自己的方向。
“上大學我最喜歡的還是圖書館,書中的文字使我忘記很多不愉快的東西。”胡祖彥說。據胡祖彥同宿舍的同學說,他的生活非常有規律,每天6點起床,然后是晨跑,讀書,上課,沒課的時候就泡在圖書館。胡祖彥對社會活動并不十分熱衷,但他絕非書呆子。他是班上的學習委員,同時也是學校書法協會的會員,由于寫得一手好字,班級每次宣傳活動都有他的份兒。
大學期間,胡祖彥不愿浪費一分一秒,圖書館借書的阿姨、門衛,幾乎人人都認識這個身材不高、穿著樸素、短頭發、黑皮膚的男孩。他總是手上抱著厚厚一摞書,低著頭匆匆走路。或許因為書讀得多了,胡祖彥總是很有自己的觀點,每次上課第一排的座位都是他的,無論是哪位老師講課,他都聽得聚精會神,有時還為一個觀點和老師爭上幾句。在老師和同學的眼中,他是一個勤奮好學也敢于表現自己的人。
和胡祖彥一樣,中央民族大學的楊聰慧也從讀書中找到了自信。楊聰慧來自內蒙古臨河某村,家里有三個孩子,她是老大,兩個弟弟還在讀中學。2004年9月她揣著500塊錢一個人來到北京。入學當天,她找到老師辦理了緩交學費手續,隨后貸款交了學費,以后的生活費就全部靠自己做家教的收入。
由于沒有當家教的經驗,試講的時候又過于緊張,最初的三次家教機會都錯過了。但楊聰慧并不氣餒,在耐心請教了有經驗的師兄師姐之后,終于在第四次試講成功了。后來她還兼職一些翻譯、寫稿和校對的工作,生活狀況逐漸改觀。
她非常喜歡看文學和心理學方面的書,學校圖書館里相關的書她幾乎都翻遍了。每次課堂回答問題,她總能臨場發揮一些文字優美,很有邏輯的話,令同學們不得不對這個平時沉默寡言的女生刮目相看。現在班上很多同學遇到了什么困難或是失戀了都要找她聊上一會兒,同學戲言,楊聰慧是他們班的戀愛顧問,專門為迷途的同學指點迷津。
讓社會實踐為職業發展鋪路
校園展覽欄里,吳曉的照片非常引人注目。穿著紅色上衣的她笑容非常燦爛,背后是香港的金融大樓,許多看到照片的人都會被她的笑容所感染。
吳曉的家在山西運城農村,經濟條件遠遠比不上城市里的孩子。她說,很多時候經濟條件會限制你,束縛你,讓你想做某些事情卻做不了。但是你也可以跳出來,拋開這些束縛,用其他的方式來彌補。
如今吳曉可算是學校中的“小名人”了,學校體育場上總是活躍著她的身影。北京大學生運動會1萬米比賽第六名,北京大學越野比賽第三名等榮譽證書端端正正地擺在她的書桌旁。這些體育鍛煉和比賽不僅讓她認識了很多校內和校外的朋友,也獲得了其他任何事情都無法比擬的成就感。
除了這些,吳曉還參加了很多與專業相關的社會活動。學習社會工作的她參加了西直門街道辦事處組織的社工活動,同時擔任青春熱線接線員,并于2005年暑假到香港某社工組織進行了一個月的實習。
“去香港真是開了眼界,香港對社會工作的認同感比較高,工作的氛圍也有很大區別。”吳曉說。在吳曉的實習報告中,負責人對吳曉的評價是:擁有愛心和必要的專業知識,做事盡心盡力,踏實穩重。回校后,該組織還致信希望吳曉大學畢業后能夠到那里工作。
雖然社會實踐很多,但一點都沒影響吳曉的學習成績,大學三年,她一直是班上前三名,年年都能拿到國家獎學金,這也讓她的生活沒有后顧之憂。她說,社會實踐能夠讓人零距離接觸社會,更快地成長起來。
暨南大學新聞系柯許的實習經驗也令人吃驚。柯許是從貧困的大西北來到廣州,他很明確自己的目標是成為一名人人知曉的記者。從大一開始,柯許就開始在南方一家報社實習,大一暑假他跟著記者在農村蹲點采訪了兩個月,當時很多記者都非常贊嘆小小年紀的他居然這么能吃苦。
為了多給自己鍛煉的機會,即使是平時上課時間,他也堅持給報紙寫稿。大二暑假,他來到北京,分別在一家中央媒體和新聞類周刊實習了一個月。至今,他已在媒體上發表文章近百篇。他說,當一個好記者,需要的是一支筆,他要在學校中就把這支筆削尖了。
同時,寫稿、編稿也為柯許掙到了平時的生活費用,有時還有剩余的錢去買書。實習中,柯許不僅提升了自己的專業修養,也學到了很多社會交往技能,他說這種積累對未來的職業發展而言更重要。
我也不想拉下戀愛這堂必修課
很多人覺得大學中經濟條件不好的學生往往不敢放膽去愛,在戀愛面前會有種自卑和膽怯。來自湖北襄樊某農村的宋微微卻不是這樣。
宋微微是湖北人,皮膚白里透紅,笑起來臉上還有兩個酒窩。雖然家境窘迫,但她從小性格開朗,從來不因貧窮而感到自卑。她說,家庭出身我們無法選擇也改變不了,我反而要感謝父母,他們給了我很多愛,使我能夠健康成長,從容地面對困難。
一上大學,宋微微就有很多追求者。三年下來,她談了三個男朋友。“戀愛也需要不斷地嘗試,才能找到適合自己的人。”宋微微與前兩個男友都因性格不和而分手,現在的男友已經工作了,她覺得兩個人能夠相互照顧,共同進步,目前的感情發展很好。
來自北京某高校的許敏也說:“很多人說戀愛是大學期間的一堂必修課,我也不希望自己拉下這堂課。”許敏來自黑龍江的小鎮,父親幾年前下崗,全家靠母親經營一家小飯店維持生活。上了大學的她從來沒有向家里要過錢,學費靠貸款,生活費自己兼職解決。她對自己目前的生活很滿意:“我的錢都是自己掙的,雖然不像有些同學那么闊,但花自己的錢很開心,很坦然,感覺自己是個大人了。”
許敏個子很高,身上衣服不是什么名牌,但穿在她身上似乎也變得明亮起來。大二時,許敏認識了一個剛剛工作的師兄,一年后兩人從朋友變成戀人。
由于有著相似的生活背景,所以很容易溝通。和男朋友約會吃飯時,許敏也會搶著付錢,她不希望因為金錢的關系兩人變得不平等。男友也很理解許敏的做法,他們一直這樣平平淡淡地過著。
剛上大二的王展鵬則有著不一樣的戀愛際遇。
半年前,他和班上一個北京女孩談戀愛。兩個人的生活環境和家庭條件相差實在太大,經常產生一些無端的爭執。女友告訴他,和他在一起,總是不好意思提一些要求,覺得非常壓抑。王展鵬也覺得雙方的生活理想和將來的發展存在很大分歧。半年后,兩人宣告分手。
王展鵬說,他希望將來能夠找一個和他生活背景相似的女孩,這樣更容易相互理解。(黃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