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就人均資產過百萬的“天下第一村” 俯瞰華西村居民住宅區一角(10月30日攝)。新華社記者王頌攝
華西村學過大寨,也深入反思過小崗模式,但最終選擇了一條有自我特色的共同富裕之路。
“以糧為綱”使華西村“當家人”吳仁寶痛切地感到,單靠農業只能維持溫飽和簡單再生產,農民要真正富起來,非發展工業不可。于是,華西村率先辦起了一家小五金廠。為了保密,工廠建在樹林里,在隱姓埋名的十年中,為華西村創造了幾百萬元的利潤,農民收入分配的一半來自這個廠。
這中間,華西人內心的搏斗絲毫沒有停歇過。以1982年中央一號文件為標志,承包責任制迅速在各地推開時,華西村集體經濟已有了相當的規模,分還是不分?
吳仁寶認為,中央政策的最終目的是讓農民富裕起來。在僵硬的人民公社體制和“大鍋飯”嚴重制約生產力發展的地方,分田到戶是非常必要的;而華西村每人只有半畝地,集體經濟已經壯大,農民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為什么一定要分呢?
最終,本著對中央“宜統則統、宜分則分”精神的理解,華西村沒有分,實事求是地堅持了自己的道路。吳仁寶堅持把全村600多畝良田集體承包給村中的30名種田能手,而將剩余的勞動力轉移到正在蓬勃興起的企業中。20年后,以雄厚的集體經濟為后盾,這一方土地上的人成為中國最富裕的農民。
人,是經濟社會發展的根本
今天的小崗村活躍著一批被譽為新一代創業者的“特殊村民”。 2006年5月,安徽科技學院學生苗娟等3名大學生丟掉“城里的五彩生活”,來到小崗村創業,利用所學技術養殖雙孢菇。這縷從體外注入了小崗村的新鮮血液還包括安徽省財政廳下派至小崗村的黨委第一書記沈浩。
此舉引發了強烈的輻射效應。南京農業大學、湘潭大學等高校的30名大學生相繼走進小崗村。他們用所學的專業和技能建起擁有159個大棚的雙孢菇種植基地,帶領村民建成占地600多畝的高科技葡萄栽植示范園。中國農村第一個大學生民兵組織——“小崗村大學生民兵班”建立了,“大學生小崗村創業基地”也初具雛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