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視頻播放位置
下載安裝Flash播放器一只貓和一只狗扭作一團,撕咬、追逐,打翻了廚房的瓶瓶罐罐,撞倒了主人的書架,碰壞了自動洗衣機,把衛生間的卷紙拖得到處都是。幾只老鼠大搖大擺,從酣戰的貓狗身旁走過,吃蛋糕吃得肚皮滾圓。
無論在《加菲貓》還是在《閃電狗》等電影中,不,不,在我們的生活中,甚至此時此刻,這樣的場面都隨處可見。
可這遠遠不夠。只要發揮一點點想象力,這對敵人還可以從你家我家的后院,打到太空,它們操作著電腦,用最先進的定位系統,最新式的武器,爭奪地球控制權——呵,把我們人類拋一邊去了。美國電影《貓狗大戰》就講述了這場惡戰。
貓狗到底誰聰明,誰會獲勝?這個問題恐怕只會引起寵物主人不折不扣的口水戰。
牛津大學的科學家似乎站在了“狗主人”這邊。他們最新發表在《美國學院科學進展》雜志上的研究結果表明:狗比貓聰明!
科學家研究了過去6000萬年里生活過的500種哺乳動物的大腦,這個跨度相當于從恐龍剛剛滅絕的時代直到今天。他們發現,像狗這樣友好的、社會性的動物會比貓那樣冷漠、喜歡獨處的動物演化出更大的大腦,因為前者需要處理更復雜的社會交往問題。
這不是說大腦越大越聰明。藍鯨的大腦比人的大腦大得多,但它沒有人聰明。原來,大腦的很大一部分都用來控制身體的行動,身體越大,就需要這部分大腦越大。科學家發現,用動物大腦的體積和身體體積的比值,也就是相對腦容量來衡量動物的聰明程度更為準確。一般來說,相對腦容量越大,動物越聰明。
通過測量相對腦容量的方法,科學家們發現,具有社會性的哺乳動物,比如說狗、海豚和人類都具有比較大的相對腦容量。那些喜歡獨處的動物,比如老虎、家貓和犀牛,相對腦容量就較小了。
參與這項研究的鄧巴說:“我們首次從演化史的深度來研究大腦。有趣的是,雖然家貓也跟人接觸,但它們的相對腦容量也比狗和馬要小,因為它們缺乏社會性。”
當然,貓也具有一定的“社會性”,比如它們在野外經常搞個派對,而且有很多種聲音和身體語言用于交流。不過,貓從來不建立穩定的社會。它們來去自由,基本沒有合作捕獵或者御敵的行為。牛津大學的研究者發現,建立穩定群體的動物的相對腦容量更大,更加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