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戰艾滋病
在成功遏制非典后,吳儀承擔了另一種傳染病的防治工作。2004年2月,國務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員會成立,吳儀擔任主任。
艾滋病雖然不像非典那樣傳播迅猛,但此前,由于血站管理不善,艾滋病已經在河南等地有暴發趨勢,如不及時控制,后果不堪設想。
在主抓艾滋病防治之初,吳儀即有針對性地高調提出,要加強采供血機構管理,依法嚴厲打擊非法采供血行為和“血頭”、“血霸”。
而早在國務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員會成立前,吳儀已經開始到各地走訪,了解艾滋病防治現狀。2003年12月份,兩個具有傳奇色彩的女性見面了。在河南鄭州的黃河迎賓館,吳儀見到了一直在民間從事艾滋病防治的大夫高耀潔。
這名勇敢的婦產科大夫,因為揭露了河南艾滋病的真相———違規血站導致了輸血傳染———而一度被當地政府視為麻煩制造者。
一向希望從基層聽到真實聲音的吳儀,沒有讓當地政府的任何人陪同會見。當吳儀詢問說,有教授認為靜脈注射是我國艾滋病傳播的重要渠道時,高耀潔激動地說:“那是他們在騙你!”
回憶起與吳儀的會面,高耀潔說:“她比北方的鄉村干部還容易接近?!?/p>
吳儀主動與高耀潔的會面,還為高耀潔帶來了更大的空間。高耀潔說,后來河南一名省級領導也評價她為黨、政府和人民做了好事。
吳儀與高耀潔深談了3個小時。兩天后,她來到了最早暴發艾滋病的駐馬店市上蔡縣文樓村,與艾滋病患者握手。她也成為第一個到艾滋病疫區的副總理。
2006年3月,國務院出臺《艾滋病防治條例》,這部更尊重艾滋病患者的法律,使得中國艾滋病防治工作有了更可靠的法律依據。
最好的采訪對象
為國家服務多年后,吳儀最終選擇了徹底退出。
2007年12月24日,吳儀在出席中國國際商會第一次全體會議時宣布,她將在2008年兩會后退下來,并不再擔任任何職務。
雖然在此前的中共十七大上,吳儀不再擔任中央政治局委員已經發出明顯的訊號,但是以這種方式宣布退職,還是出乎輿論的意外。在中國,官員的任免去留是國家政治生活中最敏感的話題,往往不到最后一刻,不通過權威的官方渠道,這樣的信息很難發出。吳儀此舉,被媒體解讀為,“挑戰了中國高官人事的神秘化”。
“她是很直爽的人,這么做符合她的個性。”在新華社時政記者車玉明眼中,吳儀的這一特立獨行的舉動,非常合理。
事實上,吳儀一貫真誠、坦率的風格,一直被記者視為最好的采訪對象。
新華社曾負責外經貿部報道的記者張毅在一篇回憶文章中提到,1991年,吳儀擔任外經貿部副部長不久,曾召集記者征求意見。“當我說起到經貿部采訪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把記者當敵人時,吳儀插話說有這么嚴重嗎?同意這個觀點的舉手。結果全場的記者都舉起了手。這一場景對吳儀刺激很大。她當場作出了幾項改進措施,并決定以后每3個月由她向記者吹一次風?!?/p>
對于國外記者,吳儀從不回避問題。她主持的新聞發布會,一定會留出時間讓記者自由提問。
正是在這種開放的環境下,吳儀與外國記者經典的對答,也幫助人們從另一個側面了解這位傳奇的女性。
1992年8月,幾名俄國記者對吳儀進行了連珠炮似的提問。
記者:英國有句話:女士們往前走。您對這句話有什么看法?
吳儀:我正在往前走,但這并不意味著我要做高官,而是要跟上時代的步伐,中國改革開放的步伐很快,世界經濟與科技也在飛速的發展,我必須往前走,才能不落后。
記者:您的座右銘是什么?
吳儀:一個是中國古代著名詩人屈原的名句“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另一個是你們前蘇聯作家奧斯特洛夫斯基所說的“人的一生應該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恥”。
記者:您是理想主義者,還是現實主義者?
吳儀:我是現實主義者,國家強大,是實干出來的,不是空想出來的。
記者:我最后再提一個問題,如果您突然落在一個荒無人煙的孤島上,您首先選擇什么?
吳儀毫不猶豫地回答:我要墾荒,為自己創造生存的條件。(本文部分信息來自新華社、鳳凰周刊等媒體 記者 徐一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