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解放軍聯合軍樂團進行國慶閱兵游行前最后一次聯合演練。記者 王貴彬 攝
現場話筒達百余支,設6個調音臺,改進擴音系統可達到史詩般效果
解放軍聯合軍樂團,是整個國慶閱兵游行隊伍中,唯一的靜態表演方陣,也是唯一參加游行全部過程的方陣。方陣的近4000名成員,將佇立廣場4個多小時,使閱兵游行時激昂的樂聲貫穿始終。
用該方陣藝術總導演陳蔚的話講:本次國慶的音樂形式,突破在于,此前都僅僅是軍樂團伴奏,現在第一次將合唱團和民族打擊樂團融合進去,以形成鼓樂喧天的效果,具有強烈的穿透力。而這,需要有一個最大的保障:現場音效。
電子手段解決聲音延時問題
當初,聯合軍樂團成立時,對音效組的要求是,要聽到史詩般的效果。這給方陣的音響總監陳慶出了一個難題。
陳慶說,整個聯合軍樂團橫面125米,縱深60米,其中包含合唱和獨奏。
這對音效來說,控制完全是不同的。而要是能達到史詩般的效果,就必涉及到擴音系統的改進,而這又是一個極復雜的工程。
陳慶說,簡言之,音效分兩大部分,實音部分和擴音部分,擴音的范圍,包括天安門城樓、兩側觀禮臺、游行隊伍,東西長安街。覆蓋數萬人。
如此大規模的演奏,覆蓋那么大的面積,勢必產生聲音延時,經測算,從演奏區到天安門城樓的延時約6秒。就會出現兩個聲音的情況。不過,聲音延時的問題,已經靠延時器等電子手段解決。
華燈桿等設置特殊音響設備
而擴音要達到的效果,既要考慮觀看游行時國家領導人和貴賓的感覺,又要顧及游行隊伍的需要。所以,音效組在華燈桿、主觀禮臺、主表演區等很多地方都設置了特殊的音響設備。這可以將閱兵正步走和隊伍答詞的聲音效果立顯。
陳慶說,要達到良好的音效,不能光靠電子技術和設備,人員的現場調試也很重要。而調試這些新安裝的音響設備,就花了一個月的時間。“在長安街,白天不能放音樂,晚上放聲太大,又擾民。只能一點一點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