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已經解決了10多億人口的溫飽問題,現在正在為讓居民獲得更安全、更健康的食品而努力。”衛生部衛生監督局局長趙同剛24日在第39屆食品添加劑法典委員會會議開幕式上說。
第39屆食品添加劑法典委員會會議24日在北京召開,這是我國首次以主持國身份組織該委員會會議,這次會議將重點討論食品添加劑法典通用標準、香料使用準則草案、食品添加劑質量規格標準等內容。
食品安全已成為包括中國在內的許多國家的公共衛生重點事項。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年初開展的一項消費者調查顯示,有65%的人對食品問題感到擔憂。
趙同剛說,我國一直在多領域采取行動,積極應對各類食品安全事件。“參與食品法典工作是分享各國經驗的重要途徑,我國將在充分借鑒國際經驗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中國食品安全的法規標準體系和監督管理體系。”
世界衛生組織駐華代表貝漢衛說:“食品安全是公共衛生的一個關鍵要素,在美國等高度工業化國家,每年都有20%至30%的人口患食源性疾病。”
貝漢衛透露,鑒于食品安全問題已成為一種國際性的公共衛生挑戰,從2007年6月起,修訂后的國際衛生條例將要求對所有具有國際公共衛生重要性的疾病都要報告,包括對健康構成嚴重威脅的、被化學或生物等物質污染的食品安全事件。
食品法典委員會(簡稱CAC)是聯合國糧農組織、世界衛生組織于1962年創建的政府間國際機構,旨在協調各成員國食品法規、技術標準。CAC目前共有175個成員國,我國于1984年正式加入食品法典委員會。
2006年,食品法典委員會將原食品添加劑和污染物法典委員會拆分為食品污染物法典委員會和食品添加劑法典委員會,分別由荷蘭和中國擔任主持國。
2007年4月16日,衛生部協助主持國荷蘭政府在北京召開了第一屆食品污染物法典委員會會議。
據了解,聯合國糧農組織、世界衛生組織官員及來自58個國家和地區、27個國際組織的260余名代表參加了這次會議。其中有來自我國衛生部、農業部、食品藥品監管局等部門的19名代表。(記者周婷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