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日,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和北京環境交易所分別宣告成立。業內人士表示,這一機構的設立將強化節能減排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同時也是對原有以行政手段為主推進節能減排的有益補充和探索。
強化節能減排知識產權保護體系
據介紹,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實體營業大廳設在虹口區,預計今年10月份對外營業。
有關人士介紹說,該機構的設立運行旨在發揮“四大功能”:一是信息集散功能,主要是環境能源領域各類權益交易的信息收集、篩選、整理與發布等。二是技術和資本對接功能,主要是依托交易平臺集聚交易雙方、科研機構、投資機構、各類服務商、集成商及專業認證評估機構等多方市場參與者,創新節能減排的體制、機制和技術,營造節能減排和資本對接的平臺功能。三是優化配置功能。通過公開的信息集散公示系統,提高環境能源市場化配置資源效率。四是規范運作功能,建立公開、公平、公正、公益的節能減排技術、資本、規范交易平臺。
相關功能的發揮,將強化節能減排所必需的知識和產權保護體系,提高節能減排的項目設計技能和構建實施機制,幫助公共部門和各類企業提高進行節能減排的能力。比如,記者獲悉,成為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的開業簽約項目之一的“白河水環境綜合整治工程”,具有先進的節能減排的工藝技術特點,以加大先進技術的引進與推廣,探討節能減排項目設計技能和構建實施機制。
節能減排向市場化配置轉型
據悉,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此次掛牌,實際上準備好了55個掛牌項目,總金額達10.75億的。林健介紹,目前,經過嚴格篩選后,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適合轉移到環境能源交易所的項目每年總交易額超過80億,占整個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總成交額的10%左右。
“這一市場比較專業,市場面比較窄,又很重要。版權、知識產權部分需要從一般產權中獨立出來,合作對象與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的主要客戶區別很大。”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總經理林健昨天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相關介紹顯示,其對外業務將實行會員制,集聚各類會員,全力構筑以市場化方法推動節能減排運行的新機制,共同打造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領域各類技術、資本及權益交易的完整的產業鏈。
林健介紹,將實行不同等級的會員制度,買賣雙方都需要成為會員,并獲得專業的節能減排的專業領域的業務和政策法規培訓。具體的收費政策“尚在制定中”。
上海市政府人士表示,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的設立運行,標志著中國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事業從單一的行政配置向市場化配置的重大轉型,通過引入市場化運行方式,有利于完善能源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獎懲機制,有利于完成“十一五”期間節能減排的約束性目標,并在更大范圍、更深層次、更廣領域實現環境資源的優化配置。
上海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陳維教授認為,環境能源交易在國外已經是很普遍的事情了,但在國內仍屬比較新鮮的事物。此舉在當前中國環境資源緊張、節能減排任務較重的情況下很有必要。它標志著我國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事業從單一的行政配置向市場化配置的重大轉型,通過引入市場化運行方式,有利于完善能源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獎懲機制。(記者 陳剛 張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