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視頻播放位置
下載安裝Flash播放器“在人民幣升值的時刻,盡量不要過多關注外幣產品。”這是大多數理財經理對投資者的建議。自今年6月二次“匯改”以來,不少商業銀行曾大幅減少外幣理財產品的發行數量。不過普益財富的最新數據顯示,上周(11月6日-12日)共有11家商業銀行發行了74款外幣理財產品,較前周增加了56款。
當周,共有27家商業銀行發行了223款個人理財產品,外幣理財產品則達到74款,占市場的1/3,發行數量較前一周增加了56款。其中,交通銀行發行款數最多,包括6款澳元、6款美元、6款歐元、6款港元、3款英鎊和3款日元產品。
事實上,投資者購買外幣理財產品一方面是賺取產品運作的收益,另一方面則是分享該幣種升值的利益。在此之前,我國進入加息通道、“熱錢”涌入的風險加大、人民幣升值壓力增加等因素,導致外幣投資風險加大,各大銀行紛紛對外幣理財產品抱冷淡態度,曾有過外幣理財產品發行量一周之內驟減八成的情況。不過,隨著近期外匯市場匯率之爭愈演愈烈,外幣理財產品或許將迎來新的投資機會,這顯然與各國的貨幣政策及匯率關系密切。
在美元方面,西南財經大學信托與理財研究所研究員邱凱表示,美聯儲大量印發鈔票將使該國貨幣貶值,美元進一步主動下跌的沖動必然存在,未來美元仍可能繼續其下行之路。
“從現在情況看,日本政治經濟相對穩定,不大容易受到世界經濟波動的影響,因此在世界經濟前景高度不明朗的今天,日元成為投資者降低風險的避風港,日元匯率會繼續上漲。”邱凱表示。
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對記者表示,外幣理財產品并不是絕對“碰不得”,而是要根據幣種和投資者的風險接受能力而異。他建議,投資者在選擇外幣理財產品時,可以將目光投向一些高收益貨幣,如澳元和加元。風險承受能力強的客戶則可以投資結構型外幣產品。
雖然外幣理財產品風險不小,但以到期的理財產品來看,外幣理財產品的平均收益率顯著高于其他類別的產品。根據普益財富的數據,在上周到期的中國銀行2款澳元幣種的債券和貨幣市場類產品收益率分別達到5%和4%,投資期限分別為185天和62天,遠高于同期限澳元銀行存款利率;交通銀行曾發行的1款澳元幣種的債券和貨幣市場類產品,投資期限為184天,到期收益率達到了4.55%,這一收益率跑贏了同期限澳元銀行存款利率和其他多數理財產品的收益率。(記者孟凡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