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街頭發傳單、酒吧里當陪聊、扎著領結在西餐廳里穿梭、商場柜臺旁推銷化妝品或打折的換季貨物、在喧囂的十字路口穿行,把房地產、汽車廣告塞進車窗里……盛夏的鄭州街頭,活躍著一批特殊的打工者——— 大學生。
剛踏入社會,這些80后的天之驕子遭遇黑中介,面對同工不同酬、被拖欠或克扣工資等問題時,他們會如何解決?7月28日至8月3日,記者聯合河南前衛市場咨詢公司對今年暑期在鄭打工的大學生進行了調查。
【動因】
打工掙錢,只為減輕家里負擔
“我們宿舍8個人,7個從農村來的都打工,整個暑假都沒閑過。”鄭州大學大三學生小田說,“能掙錢的活我們就干,家教、宣傳員、銷售員、酒店服務員、印刷廠包裝工、送冷飲的,啥都干過。”
河南前衛市場咨詢公司對鄭州20多所大中專院校的120位大學生展開的調查顯示:打工學生中,老家在農村的占83.9%,家在城市的大學生僅占16.1%。打工學生中,家庭經濟困難者居多,這些家庭年收入不足一萬元的占66.8%,家庭年收入在1萬至2萬元的占25.3%,家庭年收入達到2萬元以上,占打工學生的7.9%。可以說,家庭經濟狀況越好,大學生打工所占的比例越低。
另外一個顯著的特點是,打工學生中獨生子女很少。打工大學生中間,基本上都是80后學生,大都是多子女家庭的孩子。“窮人的孩子早當家。”河南財經學院大二學生張輝玲說,來自農村的學生,父母在家務農,如果家里還有弟弟、妹妹上學,爺爺、奶奶長輩中有個“藥罐子”啥的拖累,那么這個學生暑假無論如何都會找一份工作,減輕家里的負擔。在打工學生中,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占三成以上,“不打工的話,餓肚子也是常事”。
【遭遇】
個別學生每天勞動高達14.5小時
一般來說,初次踏上工作崗位的大學生,大都抱著積累經驗的態度,并不十分計較工作報酬,而且工作熱情很高。大學生這一心理常常被不良企業所瞄中,部分雇主有意甚至故意拖欠、扣發大學生工資,或任意延長工作時間。
被調查的120名打工大學生中,每天工作4~8小時的學生占62.1%,8~12小時的占18.4%,還有2.3%的每天工作時間超過12小時,最令人驚訝的是在一家食品工廠,打工學生日工作時間竟高達14.5小時。
鄭州紡專學生小劉和幾個同學就在北環的這家食品廠打工,主要工作就是軋餃子皮。在冷庫里,幾個人常常凍得兩手關節紅腫、僵硬,最累的一次,他們在冷庫內操作了14.5小時,嘴唇青紫說不成話,兩個女孩累得直掉眼淚。但為拿近千元的工資,他們都忍受著。
部分做網管、酒類推銷、公司文員等工作的學生,工作時間基本上都超過12小時,既沒有加班費,工資不增加,也不會有普通員工的福利待遇。一般來說,他們月工資在400~1000元之間,遠低于一般標準。
自身社會和工作經驗欠缺,加上多為暑期短工,所以大學生打工所選單位約有六成以上是通過熟人、朋友或同學介紹,雇用單位以私企、小公司、小飯店、小作坊居多。這些單位看重大學生勞動力“物美價廉”,維權意識淡薄,碰到唯利是圖的雇主,變相延長工作時間,增加工作強度,將高學歷大學生徹底淪為低級打工仔。
【表現】
吃虧上當,大部分人不知道維權
對于大學生來說,找到高薪體面的兼職崗位難度很大,高強度低技術含量的重復勞動令人傷神,但最讓求職學生心痛的還是上當受騙。
調查中,公司老板的承諾不兌現,無故解雇員工、克扣工資的情況屢有發生。在一所外語培訓機構做宣傳員的小張辛苦工作半個月,不僅沒拿到一分錢工資,還倒賠了60元中介費。通過中介介紹,小張成功應聘為一名兼職教師,校長說,頭3天試用,教師都上街發宣傳單,這一干就是8天。隨后小張被派往另一所分校,發宣傳單招攬生源,結果,沒干十幾天,分校負責人卷著報名費消失了。
小張找到總校校長討說法,校長開始說“肯定發”,后來說“等調查清楚情況再發”,再后來,校長的電話就打不通了。干活拿不到錢,在打工大學生中非常普遍。
大學生涉世不深,書生氣十足,經驗、意識準備不足,在遭遇不公正待遇后,往往手足無措,不知道如何解決問題。這有兩個原因:首先,大學生找工作只關心薪金待遇,很少提及假期、工作時長等;其次,國家關于大學生暑期打工的法律保障制度并不完善。
鄭州市勞動和社會保障電話咨詢服務中心12333工作人員解釋,《勞動法》中沒有關于大學生打工維權的規定,大學生超出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的調整人群,對大學生維權,他們也愛莫能助。大學生打工糾紛屬于《民法》調整范疇,要維權只能上法庭。打官司耗費大量的時間、精力、資金成本,令貧寒的打工學子“望而卻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