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批免费视频播放免费,两性午夜刺激性视频,天堂v亚洲国产ⅴ第一次,日韩肉丝袜免费无码Aⅴ

生態修復 綠滿長三角

發布時間: 2015-05-21 10:56:49  |  來源: 光明日報  |  作者: 王夢敏 顏維琦 等  |  責任編輯: 王虔
關鍵詞: 生態修復 生態文明 生態補償機制 生態保護 生態空間 修復工程 環巢湖

記者近日采訪獲悉,在完成歷時兩年多、投資1億元的工程后,原江蘇常州常化廠地塊已經變身為商品房小區。這一地塊的污染場地土壤和地下水修復工程,是當時國內體量最大的,也是第一個實施土壤和地下水同步修復的工程。

近年來,從“三廢治理”到環境建設、生態修復,長三角地區先行探索、積極創新,取得顯著成效,污染地塊變身商品房小區等生態修復的例子不勝枚舉。

上海

步行500米遇見一片綠

蘇州河是吳淞江流經上海的一段,被稱為上海的母親河。1988年8月,上海市政府開始整治蘇州河黑臭臟亂的河道。如今,傍晚走在河邊,常??吹窖b備齊全的“釣客”,據說運氣好的時候能釣上幾十斤鯽魚。

上海市環境科學研究院副院長黃沈發說,蘇州河的整治經歷了從單純的“污染源治理”到“環境治理”,再到“生態修復”的轉型?!笆濉逼陂g,上海河道水環境治理已經從“消除黑臭、改善水質”轉變為“穩定水質、修復生態”。

2000年以來,上海在全國率先建立了環境保護和建設綜合協調推進機制,滾動實施五輪環保三年行動計劃,累計投入約3200億元。15年來,上海環保投入占同年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始終保持在3%左右。

走在上海市中心,無論往哪個方向走500米,一定會和成片的綠色相遇。黃沈發告訴記者,上海2000年以后開始“規劃建綠”,散落在城市中心各個角落的綠地,有效減輕了“綠島效應”。

江蘇

創新空間管控守牢生態紅線

江蘇徐州潘安湖濕地公園,美景如畫,花香怡人。這里原是賈汪區面積最大的采煤塌陷地。賈汪曾是百年礦區,最高峰時有255處煤礦。近年來,將占全區耕地面積1/3的采煤塌陷地創建成景區,推動“黑色賈汪”向“綠色賈汪”轉型,成為當地政府的自覺選擇。

近年來,江蘇創新生態空間管控,守牢生態保護紅線,生態修復、治理與保護成果顯著。南京編制《生態紅線區域保護規劃》,提出了嚴格的管控措施。在高淳區802平方公里土地上,70%被劃為生態涵養區,不允許開發工業,30%的開發區拒絕一切有污染的企業。在無錫,5年來相繼關停并轉移太湖周邊千余家化工廠、建材廠等高污染企業。僅宜興一個縣級市,5年累計關停并轉移化工企業500多家、琉璃瓦企業300多家。

“劃定生態紅線讓江蘇生態保護有了‘自留地’,政府監管多了‘防火墻’,開發建設戴上了‘緊箍咒’,生態空間管控也使生態文明建設更加有的放矢?!苯K省環保廳自然處處長戢啟宏說。

浙江

“五水共治” 催生新興產業

在浙江,“治污水、防洪水、排澇水、保洪水、抓節水”的“五水共治”吹響了大規模治水的號角,水環境的整體改善讓百姓拍手稱快。

在因湖得名的湖州,濱湖大道貫通南太湖沿岸,沿湖散步,秀美景色一覽無遺?!耙郧斑@里只有大片的荒灘、蘆葦,可見不著這么好的景致。”對數年前遍布南太湖的養殖圍網和“連家船”以及工業污染產生的異味,市民張建萍記憶深刻。

為了治理南太湖,湖州市建成了浙江首個藻水分離站,還與浙江大學、上海海洋大學等高校合作,開展太湖水下生物修復工程,通過人工種植蘆葦等水生植物,尋求恢復太湖自我修復功能的途徑。關停太湖沿岸工業涉污企業,引導“連家船”的船民上岸定居,建設10公里的消浪樁和擋藻圍隔工程,改造提升污水處理廠,南太湖的綜合治理扎實推進。

一輪又一輪的綜合治理,讓南太湖流域的水質得以根本性好轉。隨著生態環境的改善,一些旅游休閑項目紛紛落地,湖州集生態觀光、休閑、旅游為一體的沿湖產業逐漸成型。

安徽

保護修復并進建設生態強省

“過去夏天刮南風,藍藻臭味把人熏得發暈。現在水變清了,空氣也變好了。”家離巢湖只有兩公里的黃麓鎮村民雷才勝,既是昔日湖水污染的受害者,也是巢湖治污的見證者。

從2012年啟動環巢湖地區生態保護與修復工程以來,合肥市采取多種措施進行綜合治理,如今巢湖生態文明示范區已入選國家首批生態文明示范區。在安徽城鄉,綠色發展、循環經濟和生態文明,已經成為社會共識和決定性標準。

巢湖治理,是安徽省保護修復并進、大力建設生態強省的成功實踐之一。自2003年試點生態省建設,尤其是2012年推進生態強省建設以來,安徽持續實施了天然林、重要生態公益林保護和退耕還林、封山育林等造林綠化工程。經過近4年的全面推進,安徽共完成造林838萬多畝,相當于之前10年造林面積的總和。全國首個跨省流域生態補償機制——新安江流域生態補償機制試點取得明顯成效,跨省界街口斷面水質連續三年達到補償條件。(本報記者王夢敏 顏維琦 鄭晉鳴 嚴紅楓 李陳續 本報通訊員 武丹)

短評

率先發展體現在哪里?

王夢敏

上海蘇州河邊的“釣客”,徐州潘安湖濕地公園,巢湖畔的潔凈空氣……今天,長三角美景如畫的地方,源于“生態修復”的探索與努力。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要實施重大生態修復工程,增強生態產品生產能力”。對長三角地區而言,與工業化、城鎮化快速發展相伴的,是嚴重的土壤污染尤其是工業場地污染。開展污染場地治理修復,探索多方合作機制、責任劃分以及投融資模式——作為中國的經濟高地,長三角對生態修復的探索,既是對生態環境現狀的正視,也彰顯了重拳治污的決心。

2014年1月7日,國家八部委和長三角三省一市組成的長三角區域大氣污染防治協作機制啟動,明確了“協商統籌、責任共擔、信息共享、聯防聯控”的協作原則,建立起“會議協商、分工協作、共享聯動、科技協作、跟蹤評估”五個工作機制。生態建設領域的一項項舉措,顯示了中央對加快推動長三角率先發展、一體化發展的要求。

那么,何為率先發展?體現在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上,體現在生態環境的改善上,更體現在百姓的幸福感上。而引領經濟轉型升級的科學發展、綠色發展,是其應有之義。

返回頂部